連日來,新區農村公路路面修補工程正有序推進。截至8月下旬,已完成山石路、袁大路等瀝青路面修補5.64萬平方米,完成鐵欒路、戴貢路等混凝土路面修補1.89萬平方米。
區交通運輸局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農村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撐和鄉村振興的第一工程,啟動了全區路面修補、助力鄉村振興的“快進鍵”,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搶抓當前施工黃金季,讓一條條平坦寬敞、安全暢通的公路延伸到鎮街、通達到村戶。
81條道路160公里路面要整修
農村公路是城鄉路網體系中的毛細血管,串聯起千家萬戶,是農民生產生活和出行的主要通道。近年來,隨著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產品運輸通道的暢通,農村公路承擔的交通流量日益加大。加之一些重型貨運車輛頻繁行駛,部分農村公路出現了坑槽、斷裂、破損等路面病害,帶來了行車隱患,也影響了客車校車安全通行。
區交通運輸局聚焦農村公路路況短板弱項,今年計劃實施袁大路、鐵欒路等81條道路、160公里路面修補工程,將惠及大場、海青、寶山、六汪等17處鎮街180余個村莊。
搶工期抓質量防疫不松懈
為解決農村公路小修管理粗放、質量把控能力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區交通運輸局指導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文件、施工合同和施工工藝要求組織施工,把住開槽、拌和、攤鋪、碾壓、養生等各個質量環節,并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完善施工人員崗位質量責任制及考核辦法,杜絕一切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同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上路作業人員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防護和安全措施,確保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
為落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施工單位項目部堅持嚴防死守,對項目管理人員及工人進行全覆蓋摸底排查,為上崗人員發放口罩、消毒液,嚴格按照健康防護手冊要求,完成返崗人員健康適崗登記。開展作業生活環境消毒,保障必要生產和疫情防控物資,織密施工場地、住宿就餐場所防控措施,確保了返崗務工人員零感染、無疫情。
10月初完工鋪就鄉村振興路
全區農村公路路面修補工程計劃投資2390萬元,自今年4月中旬復工以來,累計進場施工人員達63人,動用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攤鋪機等機械設備20余臺套,已消耗瀝青用料1410噸、混凝土用料3800立方米。
整個路面修補工程計劃10初完工,對提高全區農村公路路面平整度,有效處治路面危害,消除行車隱患,改善行車環境,確保安全暢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將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作為農村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撐和鄉村振興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將極大提高農村公路路網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實現百姓從“走得了”到“走得好”。一條條通達快捷的脫貧路、生態路、民心路、幸福路,將讓新區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董梅雪 李國華 崔震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