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漏題”怎么辦?
家長: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我發現她寫作業和做試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漏題的情況,并不是她不會做,就是讀題不仔細,而且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分心,為此說過她很多次,但效果不明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劉榮榮:低年級的孩子做題漏題、寫作業分心是很常見的情況,這與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直接的關系。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出了這樣幾個小妙招進行訓練。做題時,引導孩子學會做題前先找題目序號,以此類推,訓練孩子按照順序做題的好習慣。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先引導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中的每一個字,大聲讀題。練習一段時間后,去掉指讀,只余大聲讀題,慢慢過渡到默讀題目,循序漸進地練習孩子的獨立審題能力。
針對孩子寫作業分心的情況,首先,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每天必須在固定的書桌上寫作業。學習時,房間內要保持安靜,書桌收拾整潔,不擺放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其次,定時間定內容學習。學習前與孩子制定好每次學習時長和學習內容,根據學習計劃,及時督促,日積月累,孩子就會養成專心學習的習慣。最后,注意勞逸結合。學習與休息,休息與玩耍要互相結合,科學分配時間,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和學習效率。
如何提高孩子寫作水平?
家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寫作文比較吃力,感覺像記流水賬。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劉榮榮:這位家長提出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幫孩子解決 “怎么寫”的難題。解決這一難題,需要做到“興趣入手,讀寫結合”。
方法一:從鼓勵中找到樂趣。重視孩子的每一次練筆,多進行有針對性地表揚,激發孩子的習作興趣是孩子愛上習作的法寶之一。
方法二:從讀書中學習仿寫。孩子的思維特征決定了仿寫是孩子們邁向創作文章的必由之路。所以,首先鼓勵孩子利用課余時間廣泛地閱讀課外讀物、報刊、優秀作品,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學習選材立意和表達的技巧,與此同時,注意積累,把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段落,甚至一些好的詞語。孩子們讀書后,可以進行仿寫。要注意的是,模仿和借鑒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
方法三: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家長可以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帶領孩子多體驗,多實踐,積累寫作素材。其實“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孩子只有多觀察,會觀察,習作才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出場嘉賓:
劉榮榮 青島臺東六路小學語文級部組長,語文中心教研組成員。被評為“市北區師德先進個人”“市北區優秀班主任”“市北區語文教學能手”。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