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平凡人,都值得被看見。青島早報聯合觀海新聞、掌上青島,全新開啟《你好,追夢人》系列主題街拍,用鏡頭捕捉身邊的溫暖時刻,用照片定格每一個充滿煙火氣的瞬間,用文字講述每一個平凡人的溫馨故事,并將照片現場打印送給圖片里的TA。
不知不覺這個系列已經來到了第八期,每一期的人物都各不相同,有小店主,有一線工作人員,還有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他們的故事很精彩,“夢想”對于他們的含義也各有不同。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來到公交場站,一起看看這里的精彩故事!“你好,師傅!剛才給你拍了張照片,打印出來送給你。 ”“謝謝,謝謝! ”公交駕駛員董文香又驚又喜。
堅守公交行業28年
3月16日,記者來到2路電車利津路場站,剛剛結束一圈運行的駕駛員董文香正在打掃車廂,并未察覺到記者的到來。當看到記者送給她的照片時,她顯得很驚喜。忙完手頭的工作,董文香跟記者聊起了自己當“公交人”的故事。
董文香說:“我1993年高中畢業就來公交工作了,從那時候開始直到現在,一直都在2路線上。剛來的時候是當乘務員,那時候2路是’大通道’電車,每輛車需要兩個乘務員,3毛一張車票,一天最多能收100多塊錢。這么多年,公交售票從現金到月票再到公交卡,最后到現在的手機掃碼,我見證了它的每一次變化。 1999年開始,公交車改為無人售票,我也緊跟時代變化,開始學習公交駕駛。 ”
董文香告訴記者,2路電車中有一輛車編號為“868”,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她很幸運,從工作開始就在這輛車上售票,現在,她又成為這輛車的駕駛員。 “我當時學的駕駛證是開汽車,暫別了‘868’4年。后來2路線增加了電車,我又專門學習了電車駕駛證,從2004年開始,再次登上了‘868’這輛車,我對它非常有感情。”記者了解到,如今在這輛“868”車上,還樹立起公交服務品牌“楓葉紅2路電車姐妹班”,董文香是班長。
“當公交駕駛員,每天早出晚歸是常態。如果是早班,凌晨四五點鐘就需要到崗,提前熱車做準備;晚上結束運行回到家,經常已經是夜里11點多。節假日一般不休息,春節假期最多能休息兩天,所以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我女兒今年19歲了,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太少陪伴她,很對不起她。”董文香說到這里,情不自禁地紅了眼眶,她告訴記者,自己當“公交人”近30年,最大的遺憾就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等到退休了,她一定會多和家人出去玩玩,彌補一下缺失的陪伴。
助人為樂是常態
“當駕駛員每天接觸的人很多,有一些還是‘老熟人’。有幾個孩子從上學起就坐我的車,現在已經工作了,每回上車都親切地喊我’董阿姨’,還特意拿相機過來給我拍照;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經常坐我的車,每次看他們提重物,我都會順手幫一把,他們也總是熱心地告訴我哪里的菜又打折了,還關心我吃沒吃飯、幾點下班等等。這些老人經常沖我豎大拇指,說我是個好人。每當看到他們開心地上下車,我也很高興。跟他們的交往就像老鄰居一樣,很親切。 ”董文香說道。
董文香告訴記者,她還幫助了一些有困難的乘客。 “1989年,我們班組的老班長結識了一位名叫朱長柱的乘客,是位殘疾人,沒有兒女。老班長經常在生活上幫助他。我工作后了解到這個情況,也經常去看望他。他那時在老印刷廠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坐2路車,我每次都會把車廂前面最方便的位置留給他,休息日還會去廠里幫他洗衣服。后來他退休了,不經常坐2路車了,不過逢年過節還有過生日,我和同事都會去看望他。他今年已經72歲了,搬到了城陽住,我和同事為了方便和他聯系,就送了他一部手機,并經常打電話問候他。他就像我的老朋友,我也習慣了幫助他。 ”
她說:“在公交行業干了快30年,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很快樂。領導問過我想不想換個崗位,我當時很堅定地回答:我就想一直在駕駛崗位干下去。在這個崗位上可以幫助很多人,一想到這,我就很有工作動力。這里有‘868’,有班組的同事,最重要的是還有很多可愛的乘客,他們對我來說都非常有感情。我愛這份工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肖夢婕/文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唐婕/攝影)

掃碼觀看董文香準備出發。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