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威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威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徐連敏,介紹《威海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加快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相關情況。
先睹為快!路線圖和時間表來了
實施企業智能化改造先導工程。爭取利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威海全市沖擊新目標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改造全覆蓋,打造100家以上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鼓勵支持各類企業建平臺用平臺。針對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推動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爭取打造成為匯聚全行業生產服務要素資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針對中型以上企業,重點推動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爭取威海全市中型以上重點企業普遍建成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針對小微企業,重點推動提高企業信息化基礎應用水平,爭取威海全市小微以上企業普遍實現信息化管理和運營。
完善工業互聯網網絡服務體系。截至7月底,威海市基本實現市區、縣城核心區域的5G信號室外連續覆蓋;目前,已有11家企業應用平臺與二級節點平臺完成對接。
爭取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城鄉家庭、企業千兆以上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00%;
建成5G基站5000座以上,實現城鄉重點區域及有應用需求企業5G網絡服務全覆蓋;
搭建各領域應用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實現100家以上企業接入國家二級節點平臺等目標。
加快完善工業互聯網發展環境。通過培育本地企業與招引國際、國內知名的域外企業兩種模式,打造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信息服務產業基地。
依托“1+4+N”創新體系,建好用好各類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和成果轉化平臺載體,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和產品產業化。
先鋒開路!看試點示范企業優秀經驗
迪尚集團建設的服裝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匯聚整合服裝行業資源,可提供市場潮流信息匯集與共享、產品設計研發、個性化定制、電子商務等一系列綜合性服務。
康派斯依托海爾卡奧斯平臺打造的房車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企業交互定制、精準營銷等全流程賦能,成為全國房車行業首個大規模定制互聯工廠樣板。
聯橋集團建設了國家毛衫紗線資源共享平臺,匯聚采購商、供應商、設計師、原材料和產品資源,打造了“線下紗線展示館+線上智能共享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型經濟新模式。
天潤工業通過建設曲軸制造智能工廠,應用智能化生產、物流、倉儲、設備和生產管理系統,實現對機床、刀具、生產、質量等數據自動采集和傳輸,以工業機器人替代產線工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浦林成山建設了“智安達”輪胎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開展“輪胎租賃(按里程付費)、無感服務(駐場+移動服務車)、綠色可持續(輪胎使用效率最大化)”新業務,開創了“輪胎租賃+駐場服務+服務網絡”工業互聯網應用新模式。
廣泰空港自主建設空港裝備網絡協同智能制造云平臺,實現創新、設計、生產、配套、服務等空港裝備上下游產業鏈各個環節貫通協同,推動資源的整合優化和生產效率提高。
先行培訓!3年打造5個以上培養實訓基地
徐連敏表示,威海市工信局在前期調研中發現,企業家普遍存在對發展工業互聯網緊迫性認識不足,尚未充分認識工業互聯網的潛力和價值。
為此,《實施意見》提出,加強教育培訓行動,爭取利用三年時間,打造5個以上工業互聯網人才教育培養和實訓基地,組織開展一系列專題培訓和精準對接活動,有效推進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Hi威海客戶端記者 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