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3月20日2版

練就“一口清”絕活,自編導游圖、街區畫冊、安全行車導則;連續16年當班中秋、除夕等節日的午夜末班車……駕駛公交車33年的王艷用責任和愛心演繹出了許多“不平凡”
讓黨徽閃耀在三尺駕臺十米車廂
3月17日,早上4點40分發出6路線的首班車。按規定,王艷需要發車跑夠6圈,從天泰體育場到泰山路折返,如果沒有其他事務性工作,她在12點前就可以收車下班。但當天,因為一份突然而至的感謝,她延遲一個多小時才下班。
當天上午9點半,王艷在天泰體育場6路車的調度中心見到了特意來感謝她的林霞。林霞帶著錦旗,感謝王艷上周幫助了她91歲的老父親。林霞說,那天早上8點多,她父親從龍山路出門后就聯系不上了,多虧王艷在郵輪母港公交車站拉上他并帶回了調度中心,“給我爸喂了飯,報了警,陪他到下午1點多,直到我們趕過來。”

33年來,王艷累計駕駛過近10種車型,安全行駛70多萬公里。
這樣的善舉,對王艷來說已是常事。從業33年,她在三尺駕臺上把服務做到了極致,無論駕駛哪一種車型、哪一條線路,她始終讓公交服務的真誠和熱情洋溢在10米車廂。
33年來,王艷累計駕駛過近10種車型,安全行駛70多萬公里。“以前開通道車,方向盤也笨重,手上磨出老繭,繭子破了再出血、流膿,但就是覺得這個工作特別帥。”
王艷是個“有心人”,她悉心鉆研駕駛技術,根據線路特點和駕駛經驗,將6路線途經的82處路口、34個彎道、21個坡道、45個信號燈、91條斑馬線、5處人口密集區都進行了標注,并根據線路特點和駕駛經驗編制了《6路線危險路段示意圖》《6路線安全行車導則》。
怎樣才能讓乘客滿意?這是王艷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我行駛過的公交線路多位于沿海一帶,旅游旺季游客多。”王艷就細心揣摩、總結乘客的各種詢問,巧妙地把“導游式”的服務融入工作中,對游客的提問做到“一口清”。她能在12分鐘內背出青島200多條公交線路的首末發車時間和線路走向,熟記島城40多個景點的特色、具體位置、換乘信息,被乘客稱贊為“景點通”“活地圖”。她還在業余時間實地探訪的基礎上,編輯了《公交車沿線景點》和《青島特色街》畫冊等懸掛在車廂內,自己動手制作導游明信片發放,極大地方便了乘客。
“十米車廂一個家”是王艷首推的理念,她將微笑服務、禮儀服務、貼心服務融入車廂服務中。她還主動發起“文明禮讓斑馬線、主動避讓機動車”的倡議,通過公交駕駛員的文明駕駛行為,帶動私家車主文明駕駛、行人文明出行。“大包小裹買了菜趕公交,她看到后都會等等,讓我慢點。”采訪中,一位乘客告訴記者。
現在榮譽等身,能不能減少出車頻次?“當然不行。我經常參加愛心陪伴等公益活動,但事后我都會主動補上,每個月的出車考核,我要求自己必須是100%的出勤率。”王艷說,除了日常的工作,每年中秋節、除夕、12月31日的午夜末班車,都是她負責,“已經堅持了16年。”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作為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黨員,我要通過積極參加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在三尺駕臺十米車廂更好地為乘客服好務,在路隊更好地展現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為青島構建大交通格局貢獻力量。”王艷對記者說。
黨員檔案
王艷,女,48歲,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第六分公司6路線駕駛員。曾獲評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范、全國最美公交司機、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勞動模范,是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 萍 文/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