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種海鮮
在南方居然能稱“霸”,
當地最喜歡生吃,
你們猜是啥?
沒錯!
它就是大家熟知的
海蠣子!

青島海鮮在南方賣得歡!
鰲山灣、膠州灣海域幾個漁村
海蠣子年產量在數千萬斤,
每年入冬至6月產銷旺季,
每天就有上百萬斤
銷往福建等南方市場。
青島海蠣子特色養殖
漸成北方最大的集散中心。

現場:
海蠣子上岸鮮味十足
昨天中午,位于青島市即墨鰲山灣海域的七溝村二村碼頭上,幾十條小型養殖漁船捕撈上岸的海蠣子,將整個碼頭堆成了小山,30多名當地漁民開始忙碌起來。漁民穿著水衣用高壓水槍沖洗,漁家大嫂忙著分揀,最后漁民將收拾干凈的海蠣子裝包運往各大市場。
據介紹,海蠣子的收獲季是從進入冬季后開始,一直延續到6月份。這期間都是蠣子成熟收獲的時候,搶先進入市場的蠣子往往在價格上能占優勢。養殖戶介紹,七溝村一共有3個自然村落,近年來大部分漁民都轉型到了海上海蠣子養殖。3個村200條漁船,基本上都在忙著養殖海蠣子。


講述:
收獲海蠣子累并快樂著
每年冬季開始,一直到休漁期都是海蠣子最肥的季節。而在青島沿海,鰲山灣、膠州灣海域洋流不大,成了海蠣子天然的海洋牧場,僅這幾個海蠣子養殖專業村,每年的產量就達到了數千萬斤。這些天漁民集中捕撈,每日上岸的海蠣子都在50萬斤左右。
“捕獲海蠣子,一般都是凌晨出海,要趕到退潮時才能上岸,這樣有利運輸?!币淮笤?,即墨鰲山衛街道神湯溝的幾十條小漁船,紛紛駛向自己的養殖區,開始忙著收獲海蠣子。

“雖然海蠣子的價格不算太高,但產量不錯,平時累點,算起來比出海捕撈強多了。漁民介紹,他們村最多的一戶漁民一年養殖1萬多根蠣子,年收入至少15萬元左右。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漁民改行搞起了養殖,因為養殖比傳統出海捕撈要賺錢。據介紹,除了海蠣子養殖外,在即墨鰲山灣海域,還盛產扇貝。
人物:
銷售海蠣子
日賺5000元
今年30多歲的于磊超,是即墨區鰲山衛街道七溝村的養殖漁民,除了自家養殖海蠣子外,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當地漁民銷售。因為附近幾個漁民盛產海蠣子,每天上岸的海蠣子需要運往各地市場,所以于磊超就成了當地有名的“海蠣子經紀人”。
“每天都這樣忙碌,漁民上岸的海蠣子,需要整理干凈后打包,當天必須運往外地各大市場?!庇诶诔榻B,隨著海蠣子養殖面積的擴大,產量每年都在不斷增多,許多外地海鮮商販看好了青島海域養殖的海蠣子,所以最近幾年,青島的海蠣子名聲在外。
“南方海蠣子養殖面積不多,所以青島的海蠣子很受南方市場的歡迎?!庇诶诔f,包括即墨鰲山灣的海蠣子在內,青島的海蠣子都銷往福建一帶最多,也有不少銷往煙臺、天津等地。
僅七溝村這一個地方,每天銷往福建的海蠣子就有30萬斤左右。而每天經過于磊超之手發往福建等地的海蠣子,就超過了5萬多斤。海蠣子養殖面積的擴大,加上南方需求缺口大,從去年冬天開始,青島的海蠣子批發價格也跟著漲了一倍多。而于磊超忙碌一天下來,差不多能賺到5000元左右。


調查:
青島海蠣子成南方“鮮霸”
記者在青島市即墨七溝三村碼頭看到,每天上岸的大量海蠣子,都被現場打包采用全冷鏈海鮮運輸車運往市場。一名海鮮商販介紹,去年的一場疫情,青島的海蠣子無法運抵南方,所以今年節后開始,南方的海蠣子市場需求量變大,價格也很看好。每天從青島即墨和膠州灣一帶運往福建的海蠣子就多達50萬斤,而加上運往全國各地的海蠣子,總量加起來也有百萬斤。
“南方人吃海蠣子和北方不太一樣,他們一般都會生吃多一些,所以運往南方的海蠣子需要選擇大個頭的。而最近幾年青島的海蠣子品質越來越好,在南方市場成了主要海鮮消費品。”一名南方海鮮商客坦言。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時青島帶殼的海蠣子每斤批發價在1元左右,而今年隨著產銷量變大,價格上漲了一倍還多,每斤2到3元不等。而青島市民在市場上零售的價格一般在15元3斤左右。(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