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3月24日1版
新格局 新機遇 新發展
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舉行
梁振英致辭 劉家義作主旨演講 林鄭月娥賀一誠致辭 李干杰主持 付志方出席
本報3月23日訊 據大眾日報消息,今天上午,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在濟南舉行?;顒右浴靶赂窬帧⑿聶C遇、新發展”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與廣大港澳臺同胞共享機遇、共謀發展、深化合作,攜手譜寫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新篇章。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視頻致辭,省委書記劉家義作主旨演講,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視頻致辭,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主持,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出席。
梁振英在致辭時說,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時,充分肯定了港澳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同時對港澳發展提出新的希望。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非常重視香港在金融、航運、貿易等多方面的優勢和功能。這些都是山東和香港進一步合作的領域,而且每種功能都有新的豐富內涵和不斷發展的新作用。我們很有必要向山東朋友全面和深入介紹香港新的所長,香港也很有必要全面和深入了解山東的所需所長,讓香港充分發揮超級聯系人的作用,對接國內國際兩個大市場,不斷擴大合作范圍、提高合作效益。
劉家義在作主旨演講時說,當前,山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創新優勢更加凸顯。40多年改革開放史,見證了山東人民與港澳臺同胞攜手發展、共同“打拼”的歷程。這次合作推進會,是山東開啟新征程的第一個重大經貿活動,也是歷史上首次同港澳臺聯合舉辦項目推介活動。我們正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所有港澳臺企業和各類人才提供全周期綠色服務,讓投資者在山東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讓我們攜手拓展產業合作新空間,攜手打造科技發展新引擎,攜手開創經貿合作新境界,攜手分享內需擴容新紅利,攜手搭建人文交流新平臺,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說,香港一直以來與山東經貿關系十分密切,是山東重要經貿合作伙伴和主要外資來源地,也是山東企業境外上市的首選之地。隨著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城市,香港將迎來新的重大機遇。我們將緊緊抓住這個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希望通過此次推進會,促進魯港兩地交流與合作取得新成果。
賀一誠在致辭時說,山東作為經濟大省,產業基礎雄厚,創新優勢突出。澳門與山東在中醫藥、旅游、經貿等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展望未來,澳門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國際貿易自由港、單獨關稅區等優勢,與山東加強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讓我們共同把握新的發展、新的格局、新的機遇,助力國家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實現長遠發展。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致辭時說,當前,國家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港澳臺地區可以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聯系人作用。山東是對港澳臺合作重要省份,各類優惠措施為港澳臺企業發展營造了優質環境。歡迎港澳臺同胞積極把握國家對外開放新機遇,乘勢而上、扎根齊魯、品味山東,共同譜寫繁榮發展美好未來。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在致辭時表示,希望以此次推進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全國臺企聯與山東省的聯系合作。全國臺企聯將進一步宣傳推薦山東,引領廣大臺商積極參與山東發展,為深化兩岸同胞親情、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攜手努力、貢獻心力。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副司長楊正偉圍繞融入新發展格局、抓住RCEP發展機遇等進行深入闡述和政策解讀。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袁武、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臺灣乾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森田,聚焦服務貿易、金融、產業等領域,為進一步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建言獻策。
推進會還舉行了重點外資項目簽約。簽約項目共41個,投資總額52.2億美元、合同外資額14.1億美元,主要包括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海洋、現代服務等領域。
推進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省領導張江汀、劉強、凌文,港澳臺地區企業內地(大陸)總部負責人,港澳臺商協會、在魯投資企業代表,山東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和省屬企業負責同志等在主會場參加活動。16市設分會場,共1000余人參加活動。
在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上
5個港澳投資項目簽約落戶青島
總投資額10.91億美元,涉及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領域
楊軍出席青島分會場活動
本報3月23日訊 今天上午,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在濟南舉行,青島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設分會場。嶗山區華商天時中國總部、城陽區中巍半導體北方總部基地、萊西市青北高科園、青島財通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青島市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總部等5個港澳投資項目在青島分會場集中簽約,涉及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領域,總投資額10.91億美元。市政協主席楊軍參加青島分會場活動。
據了解,嶗山區華商天時中國總部項目由香港華商國際海洋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成立華商天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后,將全資收購、管理華商國際子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的5個企業,成為華商國際總部,并將開展海洋工程平臺資產投資及運營管理、高端陸上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行業相關設備及設備整包設計、制造、智能升級與服務等業務。城陽區中巍半導體北方總部基地項目計劃打造青島乃至全國的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包括區域總部、研究院、存儲產品銷售中心、產業孵化中心等半導體產業鏈。萊西市青北高科園由中國建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規劃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辦公樓、研發中心、生產車間等,吸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優質高新企業落戶,加速產業集群發展。青島財通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項目通過整合地方政府和易鑫集團優勢資源,將易鑫集團內地運營總部落戶西海岸新區,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等領先科技技術手段,布局汽車出行、汽車新媒體、汽車金融、汽車交易、汽車供應鏈等產業。深圳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將公司總部遷址落戶西海岸新區,同時將開發者母平臺落地青島,助力青島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AI應用創新策源地,打造港澳青年青島創業就業交流平臺。
市領導薛慶國、祝華、王久軍,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項目簽約代表及港澳臺地區駐青商協會及投資企業負責人參加分會場活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成龍)

青島日報2021年3月24日3版
在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青島分會場,5個港澳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其中4個港資項目總投資額達10.6億美元
東方之珠攜手青春之島,青港合作奔涌廣闊前景
跨越黃海和東海,青島與香港、澳門之間的互動從未像今天這樣密切,前景也從未如此絢爛。
2019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率隊就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來青考察;時隔半年之后的2020年2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在山東省重點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梁振英通過視頻表達了對魯港合作前景的期待;時隔八個多月之后的2020年11月,梁振英一行再次來青,就推進香港和青島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舉行多場對接洽談……
3月23日上午,梁振英再次出現在“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視頻連線中。
從香港與青島的頻繁互動,再到這場以“新格局、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的高規格會議,都在印證著青島與港澳臺開啟經貿合作新篇章的信心與決心。

“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青島分會場。
會上,青島嶗山區華商天時中國總部、青島城陽區中巍半導體北方總部基地、萊西市青北高科園、青島財通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青島市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總部等5個總投資額10.91億美元的港澳投資項目與青島簽約。其中,前4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0.6億美元,投資方均來自香港,涉及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商務服務、金融等行業。
總部項目組團赴青
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信息流交匯,占領價值鏈高端的“總部經濟”近年來在青島經濟版圖的首位度不斷提升。正在打造“企業北方總部”最佳目的地的青島,通過加碼“總部經濟”,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創新鏈核心的意圖頗為明顯。
本次簽約的5個項目中,4個為總部項目。
其中,投資額約1.47億美元的青島嶗山區華商天時中國總部項目,由香港招商局旗下成員企業香港華商國際海洋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將全資收購、管理華商國際子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的5個企業,成為華商國際總部,并將開展海洋工程平臺資產投資及運營管理、高端陸上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行業相關設備及設備整包設計、制造、智能升級與服務,以及清潔能源智能裝備和科技投資等業務。預計公司未來五年總營業收入可達20億元、納稅5500萬元。
總投資額3億美元的青島城陽區中巍半導體北方總部基地項目同樣由香港企業投資。投資方為中巍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項目擬打造青島乃至全國的半導體產業基地,包括半導體區域總部、半導體研究院、存儲產品銷售中心、產業孵化中心等半導體產業鏈。
青島財通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項目由青島財通集團有限公司、易鑫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總投資額約1.5億美元。項目將易鑫集團內地運營總部落戶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等領先科技技術手段,布局汽車出行、汽車新媒體、汽車金融、汽車交易、汽車供應鏈等產業。
青島市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總部為澳資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3070萬美元。根據規劃,極視角將于今年上半年將公司總部遷址落戶西海岸新區,預計在2021年底具備上市發行申報條件,全力打造“澳門青年創業IPO第一股”。
除以上4個總部項目外,由中國建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萊西市青北高科園是本次簽約中總投資最多的項目,總投資額達4.6億美元。項目擬規劃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辦公樓、研發中心、生產車間等,吸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優質高新企業落戶,加速產業集群發展。
打造經貿互動新格局
5個項目簽約,4個項目為港資的現象并非巧合。時至今日,香港已經成為青島第一大外資來源地,是青島城市發展的核心經貿合作伙伴。
一組數據可以表明港企投資青島的速度持續加快。
2011年9月之前,青島實際利用港資僅為87.15億美元,彼時,香港尚居韓國之后,位列青島第二大外資來源地;兩年后,到2013年9月,青島實際使用港資達118.42億美元,兩年增加31.27億美元;2018年9月,青島市實際利用港資累計達305.5億美元,到2020年,即便面臨疫情的沖擊,這個數字依舊達到417.8億美元,兩年增幅為112.3億美元。增幅的成倍增長,使得在對青直接投資前10位國家/地區中,香港一枝獨秀。
進入2021年,港企投資青島進一步提速,一批大塊頭港資項目競相落戶青島。在3月18日全省重點外商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總投資額24.6億美元的10個項目中,投資額同為1000萬美元的青島市國際技術中心轉移港項目和青島澤通科技項目,以及投資額5000萬美元的首程國際智慧停車項目均為港資項目。
開放的青島,正成為香港企業、資本、人才、技術等優質資源要素北上的重要基地。
數量與規模增加的同時,港企在青投資的產業結構也持續優化,大項目、好項目不斷聚集,過去以房地產投資為主的格局正發生根本性改變,服務業與高技術產業逐漸占據主導。
以2020年為例,香港共在青投資346個項目,合同港資達138.3億美元,同比增長34.56%;實際使用港資50.7億美元,同比增長8.03%。這一年里,青島利用港資的服務業、高技術產業項目保持增長,房地產業持續下降。其中,服務業實際使用港資增長9.5%,現代服務業實際使用港資26.7億美元,占港資服務業總量的56.2%。全市新批港資高技術產業項目71個、增長108.8%,實際使用港資10.5億美元、增長50.6%。
不單單是引進港資,對外投資方面,青島企業以香港為平臺深耕國際市場的同時,也給香港發展注入了來自青島的強勁動力。
自1986年青島市第一家境外投資企業華青(香港)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以來,青島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從以貿易為先導,逐步向境外加工貿易、跨國并購、境外研發、海外資源開發和建設境外工業園區等多種經營形式發展。海爾股份(香港)有限公司、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豐捷有限公司、山東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設立的山東海洋工程國際有限公司、海信集團設立的海信(香港)中非銷售控股有限公司等均是個中佼佼者。
香港是國際公認的金融中心,匯集了大量及多元化的投資者,為全球不同資金的匯集地,吸引了一大批內地企業赴港IPO。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內地企業在利用境外資本市場實現轉型升級發展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截至目前,青島已有12家企業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占全市境外上市企業的三分之二。
合作發展新空間廣闊
當下,青島與香港之間合作發展新空間正悄然而至。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青島與日韓、東盟國家地緣接近、人文相親、經貿往來密切,與RCEP成員之間經濟結構高度互補,域內資本要素、技術要素、勞動力要素齊全。再看香港,特區政府已正式提請中央支持香港爭取第一批加入RCEP。作為重要金融和貿易中心及交通樞紐,香港已與RCEP中十三個成員經濟體簽訂了自貿協定。
依托RCEP,青島與香港的合作,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是青島與香港推進深入合作的共同方向。
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在新發展格局下正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而位于膠州灣的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則具有獨特的“雙節點”價值,青港全面深入合作,對于加快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促進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和戰略協同聯動、共同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具有積極意義。
未來,青島將積極探索與香港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向、新路徑,暢通兩地互動互聯互通機制,共同合作參與國家戰略,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香港繁榮穩定注入新動力,提升青島國際化開放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視香港在多方面的優勢和功能,指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這些同樣是新時期青島奮起發力的優勢領域,疊加青島自貿片區、上合示范區等國家發展戰略,雙方優勢互補,將為合作提供豐富落點。未來,青島將充分發揮香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匯聚全球資本、科創、人才等資源的優勢,助力青島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國際消費中心,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嘉賓共話合作前景
3月23日,以“新格局、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的“深化山東與港澳臺合作推進會”在濟南舉行。來自港澳臺的重量級嘉賓從貿易、金融、開放、機制等方面,暢談山東與港澳臺未來合作前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
產業發展要不斷提升梯度豐富譜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
山東是中國所有省份中產業譜系、產品譜系和可貿易產品譜系最豐富的,同時山東的產業梯度也高于全國水平。過去三年,山東的產業梯度明顯出現升級,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從山東產業競爭力梯度分布來看,17個行業具有全球高梯度競爭力,同時21個行業處于中梯度和低梯度。從產品角度來說,山東有31%的產品具有全球高梯度競爭力。以山東譜系最大、出口最重要的一個行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例,譜系與全球基本一致,目前這一領域已經有100種產品具有高梯度競爭力。
現在最新的一個理論叫產品空間理論:森林里有很多果實,也就是產品空間的分布不均勻,猴子在一棵樹上摘完果子上另外一棵樹,兩棵樹離得足夠近,猴子就能跳躍成功,不用下地再爬上另一棵樹。產業結構變化好比猴子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離得足夠近,產業相關性就能發生。山東的產品空間在2013年是個半月的形狀,產業的緊密度和聯系度相對較低,到了2020年形成了一個S形螺旋狀,表示產業越來越緊密,具備了產業譜系和產品譜系升級的可能。
在上一輪消費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山東面臨壓力,但在這一輪特別是產業互聯網和工業數據方面,如果山東能夠迎頭而上,將爆發出巨大的潛力。
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楊正偉:
把握RCEP機遇 關鍵在企業運用

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楊正偉
RCEP是當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是一個巨大的一體化市場,現在香港也在爭取盡快加入RCEP。
RCEP將為山東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帶來有利條件。RCEP使中國和日本首次建立自貿關系,相當于建成了中日韓自貿區初級版,為山東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發展對日韓經貿合作帶來重大機遇。同時,山東依托與日韓市場緊密的產業關系,也增強了對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
切實把RCEP機遇轉化為發展動力,關鍵在于企業的運用。企業要盡快熟練掌握RCEP的規則和原產地等操作程序,提升利用RCEP的意識和主動性。港澳臺企業在內地在山東投資興業,是共享RCEP紅利的重要方式。港澳臺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不僅抓住內地市場的機遇,也可以深入參與RCEP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開拓RCEP市場。各級政府部門也要確保相關措施、程序符合RCEP的規定,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熟悉協定規則、關稅減讓情況,為企業用好用足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
鼓勵港商探尋山東自貿區商機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
山東與香港一直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結合各自的優勢和發展方向,兩地未來可以聚焦三方面合作。一是發揮香港優勢,助力山東產業轉型、創新發展,建設科教強省、先進制造業強省。二是通過香港線上線下平臺和國際網絡,共同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合作渠道,攜手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三是從香港引進全球優質商品和服務,促進山東消費市場發展與提升,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空、航運和貿易樞紐地位,充分發揮創新、科技、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和知識產權貿易等優勢。建議山東用好香港幾個重點平臺,助力企業進一步發展。山東企業還可以通過香港的國際經貿平臺,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去年疫情期間,貿發局迅速將實體展覽和會議改到線上舉行,首次推出夏季采購會,山東省共有100家企業參展,并舉行了多場線上對接會。
“十四五”規劃中,擴大內需是一個重點領域。貿發局將鼓勵港商探尋山東自貿區商機,通過香港引進海外名品,特別是參與紅酒、保健品等消費品進口,促進消費升級,助力濟南、青島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
融入城市發展建設 加大在魯投資力度

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
華潤集團與山東有著深厚的合作淵源,已經形成長期廣泛的合作關系。截至2020年年底,華潤集團在山東的企業總資產118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50億元,納稅35億元,員工人數達到2萬人。
在新發展格局下,華潤將積極融入山東發展建設中,努力創新城市群龍頭運營模式,成為引導和策劃國內市場需求的先行者和引領者,進一步助力山東增強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一是圍繞城市群龍頭,全方位加大在魯投資力度,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世界級城市開發運營模式。二是拓展居民消費市場,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引導國內消費向山東集聚,促進消費升級。三是參與地方國企改革,與山東國企一起優化業務布局,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國企樣板。四是加大新能源投資布局,繼續加大在山東可再生能源投資力度,共同建構碳達峰、碳中和。五是進一步發揮華潤在香港的作用,助力山東提升國際合作新水平。在新的歷史時期,華潤將繼續發揮在港擁有的融資籌措、經貿網絡和資源整合等現代服務業的獨特優勢,為山東企業補鏈強鏈延鏈,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快“山東制造”向“山東智造”“山東創造”轉變。(本欄撰稿 周曉峰 本版攝影 米翔)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