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5日訊 迎著春日的朝陽,踏上古老崎嶇的石板路,撫摸著斑駁的墻壁,穿過一個個逼仄拐角,忽聞老酒飄香,在私塾傳來的朗朗童聲中,靜心聆聽古膠東國穿越千年的歷史聲音……平度市古峴鎮是古膠東國所在地,有著兩千年的歷史文化,近年來,該鎮響應國家推動建設特色小鎮號召,依托即墨故城遺址和六曲山墓群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以九曲巷為主線,接連開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二軍建軍舊址、村莊博物館、美食街、民宿一條街、椿香苑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景點,形成了包含歷史故事、紅色文化、田園風光、美食餐飲等在內的特色鄉村旅游線路,膠東文化特色古鎮建設穩步推進。

轉九彎、逛八景,九曲古巷展新顏
沿沽河路轉進二里村進村道路,行駛約一里路程,下車后便看到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窄“胡同”出現在眼前,這就是九曲巷。
“九曲巷的形成并不是刻意修建的,而是古人在建村時,或依據地形地貌,或根據家族大小進行房屋建設,這樣自南向北的一條巷道自然形成了九道彎,后人便稱之為九曲巷。巷內道路寬窄不一,寬處可通行馬車,窄處僅能容一人通過。”順著講解人員的引導,記者步入了這個充滿歷史氣息和故事的古老巷道。
“師傅,這個是什么兵器,我在電視上見過,但不知道名字?”轉過第一曲,剛進入九曲巷第二個景點“李氏拳坊”,就聽到了來自平度市區的張女士向工作人員請教坊內擺設的各種兵器。

“因為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期間外地游客明顯減少,前來游玩的游客主要來自周邊鄉鎮及平度市區,要是在以前同時期,游客人數至少翻一番。”古峴鎮二里村黨支部書記李澤法說。
“早就知道九曲巷有歷史、有文化,是個近郊游的好地方。”來自煙臺市的孫治俊在平度工作,周末帶著孩子一起過來看看,多了解平度當地的歷史文化。
“九曲巷共設置八個景點,均結合歷史記載中發生的真實故事打造,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能讓更多人了解即墨故城歷史。”古峴鎮宣傳統戰委員張吉元介紹。
“九曲巷入口”“ 李氏拳館”“茶館”“三原色染坊”“槐故園”“古峴老酒館”“千年私塾”“二十四節氣廣場”……走在九曲巷里,每一道彎都看似走到盡頭,轉過去卻柳暗花明。現在,借著鄉村旅游的東風,古老九曲巷不僅再現了千年前的古老容貌,更在新時代展現出了磅礴生機與活力。

品美食、住民宿,走出“多彩”鄉村旅游路
“發展文旅,留得住游客不僅要靠景點,還要靠特色美食,既要滿足游客精神需求,又能滿足其味蕾需要。”從九曲巷出來走到一里村只需10分鐘,如此好的位置優勢,讓一里村黨支部書記鐘同欣有了借助九曲巷打造美食街的想法。
說干就干。2019年由村委管理監督、企業負責運營、村民自主合作的一里村美食街正式運營,借助九曲巷的火爆影響,美食街剛運營就迎來了高峰時期。“我們沿街開發了100余個攤位,運營半年后80%的攤位就已被村民租用。”村民如此高的積極性是鐘同欣沒想到的。
“一天最多能賣出1500多個包子、收入400多元,比租個門店效果還好。”一里村村民郝建波在美食街經營了一個煎包攤位,他相信今年應該會轉變不少。
郝建波的信心來自于村里的規劃建設。“我們村集體將在近期成立‘菜香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5000余畝土地,由村集體引領,聚集全村力量發展蔬菜種植,屆時,我們的蔬菜不僅能直通青島市區市民餐桌,還能吸引更多游客來我們一里村體驗采摘樂趣發展美食旅游,進而消除疫情的影響。”鐘同欣最近正忙著合作社成立事宜,正是村集體的長遠規劃,才讓更多美食街的商戶對今年充滿了信心。
不僅可以品美食,一里村還租用了村里無人居住的民房,重新進行改造升級,將其打造成具有農村特色的古村民宿。
“我們將在近期正式重新啟動九曲巷、美食街等文旅景點,推動全鎮旅游回歸正常運轉狀態,同時,積極加強與青島、煙臺等周邊市區旅行社聯系合作,爭取吸引更多新的游客前來體驗,促進全鎮文旅產業發展,走出多彩鄉村旅游路,帶動更多村民增收。”張吉元表示。

延鏈條、拓規模,探索鄉村文旅產業新路徑
在美食街飽餐后,稍作休息,游客可沿鄉間水泥路,向東而行,不過十余分鐘腳程便可到達集香椿種植、培育、采摘于一體的香椿園,在這里游客可以體驗到香椿采摘帶來的獨特樂趣。
總投資1.3億元的膠東王都椿香園項目,是古峴鎮2019年引進的農業產業項目,將建設集四季紅油香椿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采摘觀光、醫療康養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建設椿香園,發展香椿種植加工、采摘觀光,不僅延長了全鎮文旅產業鏈條,拓展了文旅產業規模,更提升了全鎮文旅事業發展的質量。”古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古峴鎮是即墨故城所在地,歷史悠久,而香椿在漢唐時期與荔枝并稱南北兩大貢品,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我們選擇了古峴鎮作為公司的種植基地。”青島椿香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少勇介紹,該項目將充分發揮古峴蔬菜種植大鎮及文化旅游古鎮優勢,以觀光旅游、采摘、休閑、民俗、名吃為主題,以促進鄉村振興為核心,實現黨支部+合作社+科技示范公司+農戶+文旅采摘的模式。以“綠色?生態?健康”為主題,以周邊農產為紐帶,振興農村經濟。
“香椿是一道傳統美食,營養豐富,來到這里,游客可以在露天種植基地和大棚中近距離觀察了解香椿種植過程,同時還可以現場體驗香椿采摘,為旅途增添一份獨有的田園風情。”孫少勇介紹,下一步,該企業將進一步完善香椿科技采摘園基礎設施,新建香椿產品體驗場所,讓游客更多了解香椿產業,借助旅游產業提升香椿園品牌影響力,擴大香椿銷售種植規模。
據悉,“椿香苑”還是一個扶貧產業園。古峴鎮采取“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公司+貧困戶”模式,與20余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鞏固產業發展脫貧成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2019年以來,古峴鎮先后投入專項扶貧資金460萬元,與青島椿香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實施“椿香苑”扶貧大棚項目,每年獲得的投資收益全部用于區域內扶貧,重點用于幫扶老弱病殘等缺乏勞動能力的人員,以及設立村內扶貧專崗、獎勵補助、發展村級公益事業等。(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張仰運 王大宇)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