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3838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2018年貧(弱)村和經濟薄弱鎮摘帽退出
平度:探索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建檔立卡貧困戶8926戶、23838人,脫貧攻堅任務占青島市一半以上;省定貧困村81個、青島市經濟薄弱村128個,經濟薄弱鎮6個。作為青島農村人口最多的農業大市,平度市是青島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3月30日,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發布會——“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發布會繼續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平度市提升站位、主動作為,創新驅動、精準施策,在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交出一份高質量答卷。
精準施策,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長2.3倍
通過實施率先主動、識別先動、產業帶動、多方聯動、機制推動的“五動戰略”,2016年底,平度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經過持續鞏固提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已從2014年的349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1467.4元,增長2.3倍。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平度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分類管理,為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平度市委副書記毛軍響介紹,平度以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采取“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先后組織開展四輪貧困人口再識別、再復核、再認定,確保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不合標準的一戶不進。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為重點幫扶、適度幫扶、跟蹤監測三類,分類建立臺賬,找準致貧根源。
精準識別后則是靶向施策。平度實行“一戶一策”“一戶多策”,通過產業、就業、教育、兜底保障等系列措施精準幫扶,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44項政策。
產業為先,367個扶貧項目實現收益6126萬元
集體脫貧才是真脫貧。在全力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的同時,平度著力推動貧(弱)村和經濟薄弱鎮摘帽退出,讓脫貧攻堅的成效更加穩定。2017年底,平度209個貧(弱)村全部摘帽;2018年底,6個青島市經濟薄弱鎮高標準退出,財政總收入從2014年的13909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30976萬元,增長了1.23倍。
這個成績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強化黨建統領。加強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提升,兩級派駐209個貧(弱)村的“第一書記”,累計落實幫扶資金600余萬元,實現了黨的建設與脫貧攻堅相融共促,為脫貧攻堅奠定堅實有力的組織基礎。
堅持多元發展,鎮村實力不斷提檔升級。近年來,平度實施扶貧項目園區化、平臺化模式,扶貧資金的撬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精準安排鎮村扶貧項目、精準使用扶貧資金,2016年以來投入專項扶貧資金共計6.7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67個,截至2020年底共實現收益6126萬元。同時,挖掘鎮域優勢資源,培樹特色品牌,為鎮街發展注入新活力。
當前,平度正在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通過制定差異化、針對性的幫扶方案,造血與輸血并重,因戶制宜落實產業、教育、健康、就業等幫扶政策,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兜牢脫貧底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