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成老年人排解情緒的方式 心理專家建議子女應把愛向“上”傳遞
老了老了 寵物成了伴兒
人物檔案>>>
老人:林治水
年齡:69歲
寵物:狗、鴿子、熱帶魚
養寵時間:9年
幾年前上映的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讓很多成年人記憶猶新,當電影里的男主角意外去世,他的愛犬八公無論酷暑嚴寒都去站臺等他,等他的主人來抱它……那一幕觸動多少人的心,即使從未養過狗的小伙伴都感動不已!
近年來,社會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兒女平時不在身邊,養寵物成了老年人排解孤獨感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那些沒了老伴的老年人,養個寵物陪伴在身邊,扮演著伙伴的角色。寵物越來越重要,是因為它給老年人提供了一種格外簡單的感情:可靠的溫暖、專注的陪伴。
養寵物讓生活變得忙碌起來
“妞妞,出門嘍……”每天早晨,林治水都會牽著他的寵物狗妞妞出門溜達,妞妞今年7歲,是一只蘇格蘭牧羊犬,是林治水跑了跟多地方,最終從天津買回來的。剛買會家時,妞妞只有一個月大。每天,林治水都會親自給妞妞做狗糧,肉末加上玉米面再加些胡蘿卜青菜,是妞妞最愛吃的。今年69歲的林治水是青島鑄造機械廠的退休職工,他告訴記者,妞妞現在的年齡就相當于人類的40歲左右,雖然已到“中年”,但妞妞還沒有生過寶寶,主要是不太想讓妞妞受罪。“之前有人想花4000多元買走妞妞,我沒舍得,因為養了這么多年,妞妞就像我的孩子一樣,而且我的小孫子也很喜歡它。”

林治水和他的寵物狗妞妞。
除了養狗,林治水退休后還養了十多只鴿子。林治水說,鴿子是有靈性的動物,每天早上6點半和晚上6點半,林治水手上拿著一大杯雜糧,嘴里學著鴿子的叫聲,推開鴿舍的門,一群鴿子就會飛過來圍在他身邊。看著它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這會讓林治水回想起年輕時的很多事情。“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養鴿子,后來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就不養了,退休后孩子們建議我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就又重新開始養這些‘老伙計’了。”也正是因為這些“老伙計”的陪伴,讓他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過,在林治水看來,最牽扯精力的還是照顧魚缸里的這些熱帶魚,每天除了喂食還要換水、檢測水溫,忙得不亦樂乎。
“有了它們家里才熱鬧”
有一次,林治水牽著妞妞去超市買菜,因為超市不讓寵物進入,林治水就把妞妞拴在超市門口的石柱上,結果買完東西后急著去辦事,忘了妞妞,直到晚上他聽到門口有狗叫聲,敞開門一看竟然是妞妞自己咬斷狗繩跑了回來。林治水趕忙抱起妞妞連聲說對不起,心里是既心疼又內疚。
說到養狗的初衷,林治水說是為了讓自己“動起來”。“人年紀大了就不愿動,特別是住樓房的老年人,很多不太愿意出門,養了狗就不一樣了,每天必須早晚出門遛狗,這樣就可以逼著自己多活動活動,而且出門的時候見到其他養狗的鄰居,大家都會主動停下來打聲招呼,聊的話題也都是和狗有關,這樣一來無形中就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
“孩子們以前在外地工作,平時不回來的時候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每天除了看電視就是看手機,感覺家里缺乏生機。”林治水和老伴退休之前同在一個廠上班,在林治水眼里,老伴年輕時在廠里非常能干,“我們把青春奉獻給了時代,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這些年來的發展,現在日子好了,我們這些退休老人也要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我養狗、養鴿子、養魚,就是讓家變得熱鬧起來。”
★心理專家
老人養寵物可增強自我價值感
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麗華認為,近年來,豢養寵物已然變成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時尚,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養寵物?一是增添生活情趣,使生活更快樂。閑暇之余逗逗萌寵更容易激發老年人內在的生命力與活力。二是緩解孤獨、抑郁、焦慮情緒。相對年輕人,老年人的文體活動機會更少,社交圈更窄,因此他們時常會感到孤獨和寂寞,更容易感受抑郁和焦慮情緒。老年人通過撫摩寵物,從寵物身上尋求陪伴、關注和安慰,在與寵物的交流中宣泄壓抑的情緒,無形中起到撫慰傷痛,驅除孤獨感的良效。三是滿足被需要的感覺,增強自我價值感。動物是有靈性的,很多寵物會表現出對主人的依賴,親近和順從,讓淡出社會的老人感受到被需要,被關愛和被信任的感覺。同時在對寵物的悉心照料中,讓老年人體會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四是促進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研究表明寵物的存在能夠起到緩和心律,降低血壓和消除緊張情緒的作用。
張麗華同時提醒老年人,不要過于依賴一只寵物,因為寵物的壽命通常只有十幾年,像其他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樣,擁有它,就難免有失去的時候。在不幸發生時,老人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平靜面對。此外,不要把寵物當成生活中唯一的寄托,一些老人因為寵物減少了社交活動,常年不出門,更不愿與人交往,這樣并不利于身心健康,老年人應主動走出家門,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更廣泛的興趣,多與同齡人交流。
另外,張麗華建議家有老人的子女們,要適當把愛往“上”傳遞,要知道老人對于子女的愛、對于親情的渴望,是寵物們難以承載的。工作之余常常打電話給老人表達問候和關心,向老人請教一些生活乃至工作方面的問題,這更容易讓老人產生被需要、被尊重、被認同的滿足感。
各方聲音
家貓去世老媽大病一場
楊女士 38歲
“我是不想讓我媽再養寵物了,我媽退休那年我給她弄了只小貓解悶,我媽平時很喜歡逗小貓玩,時間一長我媽真把我們家的貓當孩子養了,開始我還覺得挺好,后來小貓變成了老貓,最后病死了,我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傷心難過了很長時間,為此還大病了一場,可把我給嚇壞了。”
我們成了彼此的依靠
王先生 69歲
“我以前從沒養過寵物,我家的小狗大花之所以會變成我的寵物,完全是因為一段特殊的緣分。那年,老伴的突然離世讓我感覺生活失去了動力,大花是我撿到的一只流浪狗,后來成了我的愛犬。小狗大花對我很是依賴,只要我一舉手,它就會馬上跑過來趴在我的腳邊。只要一叫它去睡覺,它會立馬搖著小尾巴跑到自己的狗窩里把自己圈成一個圓。這些年來,我成了大花的依賴,大花也成了我的感情寄托。”
老年人養寵物太麻煩
李學軍 66歲
我不贊成老年人養寵物,我覺得老年人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而很多寵物都需要精心照料,簡直比孩子還嬌貴。一旦養上寵物,時間上就不自由了,要照顧它們的吃喝拉撒,簡直就是沒事找罪受。另外,現在養寵物,要花越來越多的錢,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圖片由本人提供)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