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智雙扶”構建長效脫貧機制
膠州市一體化推進扶貧、扶志與扶智,增強“造血功能”;萊西市探索“產業扶貧+扶志”模式,激發扶貧內生動力
3月31日下午,記者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發布會——“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發布會第6場獲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膠州市和萊西市始終把脫貧攻堅和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緊抓實,全員參戰、奮力爭先,在扶貧中堅持“志智雙扶”,脫貧攻堅戰如期圓滿收官,協助幫扶地區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實現了扶貧、扶志與扶智有機統一。
膠州市:創新實施“扶志積分激勵法”
膠州市副市長高燕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膠州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全部達標,“六率一度”均達到100%,實現了從貧困到小康的轉變,貧困戶的笑容多了、心氣足了。
以項目為基石,膠州市累計投資6000余萬元實施貧弱村產業扶貧項目117個,每年為貧弱村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480余萬元,切實提升其造血能力。以抱團為導向,按照“弱弱聯合變強村”的發展思路,引導貧困村通過調整土地、整合資源等方式抱團發展,種植櫻桃、藍莓等高端高效作物,全面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目前,50個貧弱村村集體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洋河鎮南官莊村等甚至跨過百萬元大關,實現了從貧弱到富美的轉變。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圍繞構建長效脫貧機制,膠州市創新實施“扶志積分激勵法”,通過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社會捐贈的生活物品,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和參與度;持續開展“送崗位、送政策、送培訓”活動,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和培訓幫扶率均達到100%,實現“培養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標,扶貧與扶志、扶智一體化推進。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上,膠州市也謹遵“授之以漁”,立足“所能”與“所需”實現精準幫扶。舉辦協作地區招商推介會,累計為協作地區引進實體項目22個,投資約10.3億元,先后帶動5萬余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萊西:探索實施“扶助養老+扶貧”模式
35個省定貧困村、58個青島市定經濟薄弱村脫貧摘帽和4個青島市定經濟薄弱鎮實現穩定退出;53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491人全部脫貧——據萊西市副市長王東岳介紹,近年來,萊西突出精準施策,夯牢基礎,脫貧成效實現全面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實現全面鞏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的各項目標任務。
在扶貧攻堅期間,萊西市注重創新驅動和典型輻射的作用,使扶貧的內生動力被全面激發。
如探索實施黨組織“產業扶貧+扶志”模式,堅持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實施脫貧獎勵激勵機制,引導貧困戶多干就多補,投入500多萬元批復實施種植、養殖等產業項目3000多個,激發貧困戶發展產業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探索實施“積分制”扶貧,將人居環境等6方面舉措細化為20多項評價內容并具體賦分量化,有效引導貧困戶立志立業立德,增強了自身造血能力;探索實施“扶助養老+扶貧”模式,加強貧貧互助,有效破解了貧困戶群體老人生活不便、收入不穩和信心不足三重難題。此外,還積極創新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實施“春蕾計劃”,開展“心耳康復 光明行動”等,凝聚社會幫扶強大合力。
自啟動與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和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的對口協作工作以來,萊西市切實把所能與協作地所需有效結合,與對口縣區結下了深厚的幫扶情誼。其中,對口幫扶的兩當縣成為隴南市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