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8日訊 七月,現代服務業成為上海與青島“再續前緣”的紐帶。
8月28日,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在上海虹口區成功舉辦上海-青島發展服務業合作對接論壇。
縱觀當下的國際局勢,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調整的今天,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對國內跨越南北、東西互濟的大循環,青島勢必將承擔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職責。打造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重要的北方樞紐,發力現代服務業,這成為青島取經上海的重要原因。
現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正成為青島釋放開放引力、與上海攜手共進的“排頭兵”。
百余家企業代表參會,“滬”求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本次論壇由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主辦,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隊協辦。

青島市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 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致辭

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致辭
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副秘書長、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田曉紅,中國船東協會副秘書長王思勇,上海民建航運工委副主委、上港集團戰略研究部總經理丁嵩冰,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嚴偉,上海民建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上合組織—上海政法學院歐亞研究所主任李新作為上海代表;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黨支部書記、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孝芝等作為青島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

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黨支部書記王孝芝致辭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和君資本、上海航運和金融產業基地、美麗境界資本、億達未來等100余家現代服務業企業和協會參會,共同見證創新中心核心區崛起的現代服務業力量。

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副秘書長、上海代表處首席 代表田曉紅致辭
活動開始,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張帆進行了“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產業規劃推介,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黨支部書記王孝芝,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副秘書長、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田曉紅,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嚴偉,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分別致辭,并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邀請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委周漢民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 中央副主委周漢民致辭(音頻連線)
張新竹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市北向各位朋友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到青島、到創新中心核心區、到國際郵輪港區考察合作、投資興業,共續青島與上海的歷史之緣。市北將竭盡所能,為各位朋友提供最優的營商環境、最專業的市場化氛圍以及最廣闊的應用場景。聚勢而強的創新中心核心區,揚帆起航的國際郵輪母港區,誠邀您做城市合伙人。”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青島市市北區駐滬工商中心揭牌儀式
現場還進行了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青島市市北區駐滬工商中心揭牌儀式、城市合伙人授牌儀式以及海洋產業園區聯盟發起儀式,隨后舉行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市北區政府黨組成員、創新中心核心區產業發展專班辦公室主任朱宏年作為簽約人,共計維信諾光電產業合作項目、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基地項目、億達四方數字經濟發展中心項目等共10個項目簽約。
一周實地拜訪考察,“滬”喚產業轉型升級的開放引力
更重要的是,在周五的論壇之前,創新中心核心區相關領導已帶隊在上海進行了一周的“取經”活動。


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自8月24日早舉辦上海周啟動儀式暨市北區“一把手”專業化領學研修班開班儀式后,創新中心核心區以中國船東協會為起點,先后奔赴億達未來(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綠地集團、衛獅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并以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最后一站,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參觀。
針對航運、貿易、金融等產業,在拜訪后,創新中心核心區擬結合企業不同的平臺優勢和技術優勢等,計劃在后續與上海優秀企業持續推進合作。
而早在拜訪之前,創新中心核心區便與諸多優秀的上海企業開展了合作。
今年1月,市北區拜訪英國衛獅公司中國區總部,達成良好合作意向;3月4日,雙方以網上簽約形式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山東海運與英國衛獅公司一直就項目合作保持溝通;本次拜訪,創新中心核心區計劃邀請英國衛獅北方區域總部落戶市北區,并邀請中國船員培訓基地落地創新中心核心區。

海洋產業園區聯盟發起儀式
7月10日,在綠地海外灘項目簽約儀式上,市北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新學介紹了該項目定位及開工情況。綠地海外灘項目將打造青島的環灣建筑度最高的地標性建筑,而本次前往上海拜訪,創新中心核心區旨在對接綠地集團各產業板塊,重點考察大科創、大康養板塊,進一步整合綠地集團在人工智能、大健康領域資源優勢,建設國際科創中心;同時計劃引入綠地集團旗下鉑驪五星級酒店、繽紛城購物中心,將濱海歡樂城綠地海外灘項目打造成為集辦公、商務、商業于一體,高端產業集聚的青島市城市地標商務樓宇。

城市合伙人授牌儀式
剖析論壇現場的簽約項目,創新中心核心區結合產業定位,圍繞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科技創新等產業與上海企業進行合作,更體現出加速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不斷完善產業體系的決心。
打造青島開放與創新的新高地,“滬”應城市戰略發展
“我們由衷希望更多的上海企業和年輕創業者走進青島,與青島一起,為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為塑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為建設我國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攜手努力!”
7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上海,再度向企業家發出邀約。開放,是青島與生俱來的基因,也是青島的使命。作為北方代表城市,以“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做核心優勢,青島主動來到南方的先進城市考察。
2020年,“大循環、雙循環”發展戰略應勢而生,是對國內國際新的不平衡格局做出的主動調整、主動謀劃的大戰略。趁青島著力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積極融入“大循環、雙循環”戰略,這是站在開放前沿的青島的機遇,更是職責。
對創新中心核心區亦是。
一百年前,青島以港口為載體,向世界發出對工業文明的邀請,這背后則蘊含了這座年輕的城市對發展的渴望;一百年后,港口以國際郵輪母港區的身份重新出發,向現代服務業發起沖鋒,承載起青島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的核心動能。
自2019年9月8日,市北第一次提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這一概念以來,便開始了積極融入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的新征程,開拓了以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為主導產業生態的全新賽道。
不管是聚焦郵輪港區更新改造這一關乎青島未來百年發展的歷史性工程來看,還是縱觀存量盤活方面構建“1412”發展格局,以及在增量崛起方面建設人工智能、大健康、數字科技等“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這些都成為吸引外來各類企業入駐提供廣闊發展空間的充分載體。
把握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科技創新等現代服務性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正逐漸形成 “金融放大貿易,貿易撬動航運”的產業融合發展生態圈,進而成為立足青島面向全國的開放創新高地。
回到此次創新中心核心區的上海行,通過走訪上海當地名企、機構,市北希望學習并引入上海優質的服務業資源以及經驗,結合自身的定位發揮聯動效應。
而開放配置上海的更廣資源,以創新激發動力活力,市北在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科技創新的戰略先行區、老城煥新的地標示范區、美麗青島的實踐樣板區上邁向了嶄新的臺階。
站在新百年的歷史起點上看市北,它正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 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市北力量。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