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樓加裝電梯,被視為中國城市發展的“民生之變”和“民生之樂”。走好回家的“最后一步”,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本報近日刊發的報道《3月島城多個加裝電梯項目按下“加速鍵” 其他小區也來參觀“取經”》引發讀者強烈反響,在觀海新聞APP和青島晚報官微評論區,不少網友留言點贊并提出了關于“加梯”的各種問題。市民對于老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有多迫切,可見一斑。然而,和巨大的需求相比,青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還只是剛剛起步,部分老樓“加梯”實施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
那么,老樓加裝電梯到底難在哪兒?“加梯”之路上的“堵點”又該如何破解?

青島已完成二百多部老樓加裝電梯。 徐常青 攝
通過網友們的問題,結合連日來蹲點采訪老樓加裝電梯情況的觀察,記者發現,市民對于加裝電梯的需求熱情高漲的背后亦有“冷思考”:如何勸說單元樓住戶簽字同意?“加梯”費用如何平攤合理?三相電改造和管線改移工作費時費力費錢怎么辦?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述問題可謂是“加梯”之路上最難的“三道坎”。面對居民們的渴盼,需要全社會集思廣益,尋求“破題”的辦法。
第一道坎:民意關
如何尋找“最大公約數”
老樓加裝電梯,在青島早已不是新鮮事。而每一部為老樓加裝的電梯,都牽動著樓里住戶的心。在“加梯”推動者們關于怎樣圓“電梯夢”的講述中,最難忘的通常都是如何完成“住戶簽字同意”,也就是居民協商取得共識的過程。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加裝電梯工作主要依靠熱心業主牽頭,業主們自主協商;但由于很多老舊小區沒有成立業委會,缺乏業主之間有效溝通的機制,這就需要街道、居委會搭建社區協商平臺,居中協調,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利益。
“‘居民簽字、統一思想’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市南區金湖小區1號樓1單元的加裝電梯項目已經進入裝修收尾階段,仰望高高矗立的電梯,該單元居民“加梯工作小組”的老人們感慨萬千。這個單元樓實現“加梯”的操作堪稱專業級:他們首先成立了由四名居民代表組成的“加梯工作小組”,負責聯系街道領取申請表、了解相關政策;之后,征求居民意見,完成居民簽字;與此同時,考察多家提供加裝電梯業務的公司,經過集體討論定下其中一家并簽訂合同。
他們總結了自己成功加裝電梯的三個“秘訣”:“一是鄰居之間能夠互相體諒,平時保持和睦團結;二是居民中要有‘挑頭的人’站出來,既能通過學習吃透政策,又知道如何做通居民的工作;三是征求居民意見時不要急于求成,和鄰居溝通要一步一步來,講究技巧。負責溝通的這個人也很關鍵,要和對方說話能說到一起去,平時鄰里關系和諧融洽。”“加梯工作小組”成員譚先生介紹說,“因為我們申請加裝電梯時執行的政策還是單元住戶‘一票否決’制,為了不出現反對意見,在簽字之前,我們按照‘先難后易’的順序,先挨家挨戶與一二樓住戶溝通,取得他們的諒解?!?/p>
“樓上意愿強,樓下不樂意,覺得自己用不上。”“有的鄰居還擔心有擋光或噪音的影響?!痹凇凹犹荨表椖拷ㄔO工地,一些自發前來“參觀學習”的市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以前爭取“加梯”失敗的故事。在過去的兩年里,“一戶攔一樓”擋住了島城許多有意愿加裝電梯單元樓的“電梯夢”。
家住浮山后的市民劉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住在6樓的她從2019年開始推動本單元加裝電梯,由于二樓的一戶鄰居就是不同意,她和其他鄰居想了各種辦法,也找過街道幫忙協調,依然無果。好在,她的“電梯夢”終于看到了曙光,今年1月《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暫行辦法》發布實施,由原來的“加裝電梯所在單元業主全體同意”調整為“由本單元(本棟)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并簽訂書面同意意見”,從政策層面打破了“一票否決”的瓶頸。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征求居民意見,協商取得共識”依然是推動老樓加裝電梯工作的難點。比如,有的區要求如果本單元不能達到100%同意的話,需要業主召開表決大會,會議過程要全程錄像,要有會議記錄;有的區要求按宗地征求本小區“雙三分之二+雙四分之三”同意,甚至有的項目業主需要“找整個小區來簽字”。
采訪中,一名曾參與居民“加梯”意見協調的社區工作人員感慨地說,“加裝電梯不僅僅是加裝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涉及社區共建共享共治的復雜問題?!比绾吻蟮谩白畲蠊s數”,推動居民協商取得“加梯”共識,不僅是技術活,更是民意關,既考驗著鄰里關系,也在一定層面上折射出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第二道坎:資金關
加裝電梯費用咋分攤
關于加裝電梯,老百姓最關心的一個實際問題是“要花多少錢”。在青島晚報官微評論區,有多名網友提問“二樓是否需要出資呢?”還有不少人打聽已“加梯”單元樓的費用分攤方案。
《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暫行辦法》第九條規定,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資金以業主自籌資金為主。業主自籌資金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及受益大小等因素,按照一定的分攤比例共同出資,分攤比例由業主協商確定。使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和住房公積金以及財政獎補資金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據悉,圍繞著老樓加裝電梯工作,青島市在多項政策實現突破——拓寬資金來源,老樓加裝電梯可提取公積金;延長獎補期限,至2022年底,我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可獲市區兩級政府補助20萬元;擴充加裝渠道,發揮基層組織議事協商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此外,我市還試點采取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推進模式。
具體來說,加裝電梯,一戶要花多少錢?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各地出臺的老樓加裝電梯文件都沒有強制規定分攤比例,有的提供了參考比例,“去年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加裝電梯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業主自籌資金,所涉及房屋分戶賬中的專項維修資金、財政獎補資金和社會投資等。業主可以參考以下分攤比例:以第三層為參數1、第二層為0.5、第一層為0,從第四層開始每增加一個樓層提高0.1個系數,即第四層1.1、第五層1.2、第六層1.3,并依此類推出資比例;同一樓層各戶的出資比例可以按照業主專有部分占該層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確定。但在今年1月正式出臺的《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暫行辦法》中,刪去了上述參考分攤比例的表述?!?/p>
青島文錦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棟6層結構單元樓采用錯層入戶的形式,加裝電梯工程金額通常在55萬元左右,“減去政府補貼的20萬元,剩下的部分由住戶們平攤。如果是一梯兩戶,2到6樓所有住戶都使用電梯,按照‘二樓0.5,三樓1,四樓1.1,五樓1.2,六樓1.3’的系數計算,那么3樓一戶住戶分攤的費用為3萬多元。在我們的實際項目中,也有按照‘3樓1、四樓1.2,五樓1.4、六樓1.6’這個系數計算的。”
第三道坎:改造關
管線遷移費時又費錢
此外,由于老樓加裝電梯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樓體、地下管網安全等,三相電改造、管線遷移等工作往往費時費力費錢。
以金湖小區1號樓1單元為例,由于該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屬于老舊小區,當初建設時沒有三相電,給如今加裝電梯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今年1月份,小區居民代表找到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市南供電中心,該中心開辟“綠色通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克服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為居民們解決了電梯的用電需求,
《青島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暫行辦法》規定,涉及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相關管線遷移改造的,相關專業經營單位優先安排加裝電梯的電力擴容、管線遷移等配套項目實施計劃,公布辦事流程,優惠收取有關費用。(市)政府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工作機制,在老舊小區改造時,統籌推進加裝電梯及其涉及到的管線遷移和小區道路、停車、綠地修復等工作;鼓勵實施集中采購、連片加裝、統一維護,降低加裝成本。
截至2021年1月28日,我市已有233部加裝電梯交付使用,另有131部正在組織實施。(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董真)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