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2日3版

青島區(市)委書記訪談
邁入“主城區”之后的現實和愿景
——訪城陽區委書記、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工委書記王波
城陽區委書記、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工委書記王波
《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日前印發,在這張擘畫青島未來發展的壯闊藍圖中,明確將城陽列入主城區,特別是在各區市發展指引中,對城陽的定位是:立足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基礎,融入東岸主城一體發展,促進建成區與青島高新區北部園區、流亭機場片區產城融合,壯大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建設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
“主城區”三個字意味著什么?在空間上,入列城市核心板塊;在資源要素上,對內可以快速集聚,對外能夠循序輻射;在產業層面上,是功率更大的引擎。至此,城陽區進入建設青島中央活力區、幸福新城陽、青島新中心的新發展階段。
從國內外知名海灣城市的發展規律看,灣底都是重點發展區域,也是最具發展活力的區域,往往會出現一個綜合性特大城市,如東京灣底部的東京市、珠江灣底部的廣州市、杭州灣底部的杭州市。在一定程度上,澎湃的膠州灣是青島發展的引擎,青島要成為一個高能量級的灣區大都市,位于膠州灣灣底的城陽作為大青島的地理中心、交通樞紐,必然在青島未來發展中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只有把城陽這一子激活,才能帶動主城區全面升級、大青島全域激活,將青島的“灣區夢想”推進至膠州,與西海岸相連,形成灣區大都市空間布局。
記得幾年前青島日報記者采訪王波時,曾形象地將處于膠州灣北岸中心的城陽比喻為青島的“腰眼”,這個位置如同足球場上的后腰,是掌握攻防節奏的“節拍器”。升格為青島“主城區”后,當記者再次問及“腰眼”一詞時,王波的臉上洋溢著自信:“腰眼地位更加明確,更要挺直腰桿、挺起胸膛。”
“市委確定城陽為主城區,這是我們新的發展階段;要求城陽建設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這是我們新的發展使命,或者說是發展愿景。”在王波看來,“主城區”時代城陽的變化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更高”:一是更高質量的發展。社會各界尤其是投資者將更加看好城陽,城陽將迎來一次新的跨越式發展。二是更高品質的生活。城陽將更加側重于導入與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資源要素,以更好地滿足市民期待,集聚更多人才。三是更高效能的治理。城陽將以智慧城市建設賦能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陽光城陽”建設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作為新晉主城區,城陽區是“新”的。在主城區的維度運籌帷幄,排兵布陣。王波說:“下一步,城陽區將圍繞主城區應該肩負的責任,按照空間布局、產業集合兩個層面的內聯外通和人力、產業、城市三個維度的‘活’,繼續全力搶占五大高地,推進五項重點工作爭一流,聚力打造五大產業集群,扎實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主城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陽光理念加快建設青島中央活力區、幸福新城陽、青島新中心。”
城陽中心區
“邁入主城區是巨大機遇,我們更要主動作為,做強城陽特色,補齊老城短板,形成獨特優勢,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
以更高站位探索新路,以更高標準謀劃工作,以更寬視野謀劃高質量發展,以更大氣魄推進城市提質,以更優舉措吸引人才集聚,以更高水平保障民生,當好青島“主城區”發展的主引擎,以中心崛起激活全域發展,這是新時代城陽的必答題。
“邁入主城區是巨大機遇,我們更要主動作為,做強城陽特色,補齊老城短板,形成獨特優勢,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王波說,“要當好青島建設創業城市的急先鋒,打造科技創新驅動型、優質產業集聚型、高端人才密集型、幸福宜居品質型的青島城市新中心。”
城陽已提前謀篇布局——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打造青島科創中心。充分發揮青島國家高新區、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引領效應,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合一”,全面營造優質高效雙創生態,培育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以及新經濟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強化優質產業支撐,打造長江以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高地。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聚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健康、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集群,全面加強數字經濟賦能融合三次產業發展能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試跑
去年,城陽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全省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樣車入選“2020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戶,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火如荼展開。王波說:“今年,將聚焦壯大軌道交通主導產業,橫向拓寬產業寬度,縱向拉長產業鏈條,加快打造5000億級產業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裝備產業高地。”
強化高端人才引領,打造人才集聚發展高地。王波說:“按照青島城市總體規劃研究,到2035年城陽人口要達到290萬,其中不乏高素質、高層次的人才。必須持續拓寬人才‘入口’,不斷優化發展有舞臺、創業有資本、生活有補助、安居有保障、工作有地位、身邊有服務的發展生態,不斷提高青島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搶人影響力’,真正實現近悅遠來。”
強化高端服務配套,建設更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新城陽。王波說:“根據測算,到2030年,城陽還需新建69所學校,將運用新的模式加快建設,實現教育資源‘量質齊升’。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等一批高端教育資源,青島市婦兒醫院、泰康之家青島養老社區、中鐵建康養總部等一批高端醫療和養老資源均已布局。此外,將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放寬到中專及同等學歷,這既是要滿足升格為主城區的城陽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是要為引進技能型人才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青島白沙灣足球基地
“以‘五花爭放’實現‘北岸齊香’,共同掀起膠州灣北岸城區開放創新改革的新高潮”
城陽生于開放、興于開放。接近而立之年的城陽一直不乏探索勇氣。
“今年是城陽全面發起搶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作戰勝利的沖刺之年。將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動城陽成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對日韓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新通道。”王波說,“將推動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平臺升級,放大客廳雙向交流效應,推動多方資源要素通過客廳實現互動耦合、價值倍增。放大全國唯一設在地方的中日韓商務理事會聯絡辦公室(青島)平臺效應,承接更多國家級中日韓地方經貿交流活動、會議、論壇,全面提升區域交流首位度。”
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
同時,還將放大中以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放平臺作用,加快拓展國際物流、現代商貿、商旅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迎接更多的國際友人,擁抱更多的城市發展“合伙人”。充分利用好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強大政策優勢,加快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更好服務膠東經濟圈乃至服務全省、全國,助力青島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培育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的新優勢。
城陽作為青島的交通地理中心,不僅肩負著青島聯通東西、貫通南北的發展使命,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和連接點,是青島這座“雙節點”價值城市中的樞紐。王波說:“城陽正立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RCEP等重大戰略機遇,以中韓、中以兩大‘國際客廳’為依托,豐富地方經貿合作內容,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同時,正全力打造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客廳’,搭建青、京、滬、深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當前,城陽區與青島國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正在疊加優勢、相互賦能,全力打造“1+4”發展共同體。王波說:“立足自身實際和未來趨勢,聚焦產業分工協作、資源優勢互補,圍繞區域發展所需的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最大程度做好區域內部的協同,通過共出產業支持政策、共劃產業空間布局、共推‘雙招雙引’、共拓市場渠道、共建研發平臺、共享智力人才、共克技術難關等,以‘五花爭放’實現‘北岸齊香’,共同掀起膠州灣北岸城區開放創新改革的新高潮。”
“認真謀劃流亭機場片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邁入主城區的一項重要抓手和舉措,在這片區域內打造‘未來城市試驗場’”
在很長一段時間,流亭就是青島機場的代名詞。而機場也正是一道分水嶺,將城陽分成了機場時代和“后機場”時代。
流亭國際機場。圖片來源 青島新聞網
目前,流亭國際機場轉場至膠東國際機場已進入倒計時。問及機場轉場后的影響時,王波直言不諱:“這對城陽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挑戰在于,隨著機場相關企業搬遷,城陽的航空產業鏈將受到一定影響,我們已采取相關措施減弱這方面影響;機遇在于,在主城區范圍內釋放出33平方公里寶貴空間,城陽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王波說:“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謀劃開展好流亭機場片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邁入主城區的一項重要抓手和舉措,在這片區域內打造‘未來城市試驗場’,建設一個集產業、商務、消費、金融、交通、教育、醫療、文化、運動、景觀為一體的高端現代、活力時尚的‘未來之城’。”
對于這個動力充沛的引擎,城陽也將站在未來角度,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總體布局、主導產業等,將結合該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一并落實到“雙招雙引”、開發建設工作中去。同時,逐步完善交通、市政、文化、科教、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適時啟動周邊社區改造,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未來社區”。
“近期,《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把青島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對于一直都是青島交通樞紐的城陽來說,流亭機場的轉場并沒有減弱城陽的交通中心地位。”王波說。流亭國際機場轉場后,城陽正處于青島行政中心與膠東新機場中間位置,而且膠東新機場距離城陽僅10公里,對機場所承載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能夠產生最直接、最強大吸附力的主城區就是城陽。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青島北站—東郭莊站)開通首日,市民乘車體驗。
伴隨“主城區”“后機場”時代而來的還有“雙鐵”時代。去年12月24日,位于城陽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雙線通車;今年青島高鐵樞紐站——紅島站將啟用,城陽火車站也將啟用,地鐵、國鐵對城陽交通區位優勢實現了“雙加持”。王波說:“正申請青島地鐵三期加快布局城陽,共有4條線,到2035年在城陽共規劃了9條地鐵線,將是青島地鐵覆蓋密度最大的城區。同時,正全面打通過境路網,暢通區內微循環,城陽在青島大交通體系中的樞紐作用將更加凸顯。”
青島發展的畫卷正在向北徐徐展開,只有濃墨重彩的描繪,才不負時代殷殷重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杰 周 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