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曾是與北京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齊名的著名商業中心,由于城市中心東移等諸多原因,中山路逐漸冷清,但這個“寶藏街區”的未來一直被青島人所期許。
近日,市南區濟南路綜合改造項目通車,“升級版”的濟南路從原來的單向兩車道拓寬成雙向四車道,將成為中山路區域過境交通的南北向主通道。去年6月,膠州路人行天橋拆除;7月,中山路實現地面步行直達棧橋;10月,國風大酒店啟動拆除,按照計劃,2021年底前還將拆除海潤大廈、華聯商廈等建筑……新中山路步行街的“畫卷”漸漸清晰。
空中俯瞰,濟南路與鐵路線并行。
就像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要去博物館,了解一座城市的商業活力和特色,離不開步行街。步行街之于每個城市,都是一張溝通歷史記憶和現代商業的名片。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擴大內需的客觀需要,步行街將成為釋放消費潛力的“切口”。青島市政府印發的《青島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行動方案》中提到,將加大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培育壯大消費新動能,加快將青島建設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如何利用首店經濟、“網紅爆品”、黑科技加持引爆流量,國內很多城市已經給出了可供參考的經驗,中山路也已經嘗到了甜頭。去年11月,一場燈光秀,讓老教堂外表綻放出嶄新的色彩,熙熙攘攘人流讓本是淡季的中山路一下活了起來。

定制激光為大教堂正面披上了夢幻的彩衣。
根據規劃,中山路片區將重點支持影視配套、創意設計、高端民宿、藝術展演、沉浸體驗等業態發展。其中,黃島路片區引進藝術品展示、藝術家巡展、品牌旗艦店,打造時尚體驗街區;在寧陽路片區引進品牌民宿機構,打造民宿風情街區;北京路片區計劃引進先鋒藝術機構,打造“國潮”文化創意街區。四方路街區集聚工業設計產業,依托深圳工業設計協會等優質資源,集聚一批時尚創意設計、原創中國元素設計、獨立設計師工作室等業態企業,讓老街區充滿新活力。

中山路南端直通棧橋景區。
新業態、新經濟引爆百年老街區的新圖景讓人期待,但是要讓這種引爆能夠可持續,還必須在現代和歷史、產業功能和生活功能之間找到精妙平衡。商業街區在追求流量的同時,也應該回歸對市民的服務,深度還原城市的生活方式。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即使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步行街,也無法擺脫“只有游客才會去”的刻板印象。因此,在引進商業業態時,不能只盯著“網紅經濟”,目標客群定位上,要照顧到本地消費群體,布局多元化消費場景。象征著中山路繁榮的老字號、老商鋪,承載著青島人記憶的小吃、館子,都應該合理呈現,才能讓屬地文化得以保留。
在中山路的規劃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歷史遺產和生活空間的尊重。
在寧陽路道路的改造工程中,原來的每塊地磚石板都逐一編號恢復原貌,留下這份厚重的歷史感。中山路片區最獨特的就是“里院”,這些“里院”都可很好地利用,比如一層可以是零售商業,二層、三層等可以是居住、辦公等使用,保護歷史遺產的真實和完整,同時融入現代的日常生活。

寧陽路17號院門上部宣傳壁畫,作為“歷史記憶痕跡”繼續保留。
濟南路綜合改造直指交通短板,中山路街區還將實施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等“微更新”;建設一批青年公寓、活力社區,引入嘻嗨、一呆等公寓運營商,配套餐廳、洗衣房、健身廳、會議室、書店、酒吧等公共活動空間,打造年輕人向往的創業工作的生活環境;布設配備5G通訊、海綿街道等現代城市功能,積極規劃、挖潛停車資源,盡全力解決停車難題。

市南區委書記趙燕曾在接受采訪時說,“西部老城區復興發展總體目標是用10—15年的時間,將西部老城區建設成為展現青島人文歷史風貌和國際大都市形象的城市新空間,成為經典與時尚相統一、歷史與現代相融合、宜商與宜居相協調的時尚魅力城區。”
期待中山路能夠在歷史密碼與時代頻率、產業布局與生活空間之間完美配對,打造青島老城區更新的樣板和引擎。(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