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0日訊 數字經濟已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跨境電商則是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一大利器。膠州李哥莊鎮全域納入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作為中國制帽之鄉、全球最大的高端假發生產基地,扼守膠州市“東大門”。該鎮堅持放大平臺效益,積極構建跨境電商生態體系,開通運營該市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電商綜合服務,力促傳統產業的美麗蝶變。

初心
將一份真誠奉獻到底
據了解,李哥莊鎮的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于2020年10月份試運營。在運營之初,由于企業對于跨境電商產業園的不了解、不確定等,使得項目招商過程中一直存在不少困難。
為此,在李哥莊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多次協調下,武裝部長于波、副主任科員周堯及臨空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欣,三人組成了招商小分隊,到處宣傳、推廣電商產業園。
“為了順利完成招商,打響跨境電商產業園招商引資的第一槍,我們每天到符合入駐條件的企業挨家挨戶介紹,耐心細致解答企業的困惑,介紹跨境電商產業園的前景。” 提起招商剛開始的日子,王欣主任無比感慨。

“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具備展示大廳、共享網紅直播間、共享會議室、共享報告廳、免費辦公大樓等實體功能......” 聽到政府的介紹,青島卡瑞娜發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心里很踏實,“鎮政府的領導多次到我們企業里,真情實意的介紹跨境電商產業園,打消我們的顧慮,大家才放心的加入這個大團體中。”
對于一再猶豫不決的企業,小分隊的領導們更是將耐心和細心發揮到極致,“三顧茅廬”、多次拜訪。正是這份決心,給企業帶來了信心,跨境電商產業園的隊伍才得以壯大,發展的腳步越來越鏗鏘有力。
突破
將精益求精的追求進行到底
3月21日,李哥莊鎮黨委書記郭曉鐘帶隊前往臨沂,再次開啟一段新的“取經之路”。在沂南縣,他們學習以“文創+旅游+生態建筑”深度融合、以文創產業活化鄉村,把生產、生活、生態融為一體的鄉村旅游、青年返鄉創業的農村發展新模式。在蘭山區順和直播小鎮、臨谷產業園和云智谷,他們參觀學習直播產業,與蘭山區商務局、蘭山區電商直播協會、運營公司進行真誠交流,學習取經。

這只是該鎮如饑似渴求發展、求轉型、求升級的一個縮影。2020年下半年以來,李哥莊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不斷帶隊前往杭州阿里巴巴等企業洽談,學習先進經驗技術,與阿里巴巴達成培訓教育合作共識,加速“智慧園區”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系統的為企業提供數據交流平臺、拓寬企業發展渠道,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在運營上,該鎮每年投入300萬元,與運營服務平臺達成合作協議,組建專業運營團隊,覆蓋招商、運營、策劃、人資等多個領域,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工商注冊、買家對接、產品展示、電商培訓、創客培養、物流集散、技術支持、跨境電商等服務;
在團隊上,該鎮引進全國首個智慧工場,通過與中科院合作,建立了由3名博士、3名碩士、2名本科生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研發全流程機械化生產線,在制帽行業成功試點,效率較傳統人工方式提高2倍以上。
展望
將這場美麗蝶變進行到底
“這款項鏈,佩戴舒適,搭配性極強,可以單獨佩戴,現在秒殺價——只要9.9元!喜歡的老鐵們可以聯系客服進行下單,如果喜歡主播,記得點一個關注……”走進青島金玉祥和工藝品有限公司直播間,就能看見“銷售主播”熱情洋溢的直播畫面。講解、互動、裝盒、貼標簽、打包、打印快遞單、核對信息……線上線下互動頻繁,直播間里訂單絡繹不絕。
“在這之前,我們迫切地想利用跨境電商實現轉型升級,但面臨著平臺資源稀缺、經驗不足等問題,許多中小企業不敢貿然涉足跨境電商產業,但是政府給了我們大量的人才支持、資金支持,鼓勵我們開創銷售新模式,實現新目標!現在我們公司快手直播日均銷售額6萬元,預計2021年銷售額可以達到1000萬以上。”青島金玉祥和工藝品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高興的說到。
“產業園內銷對標義烏特色網紅經濟培育基地,設立5個實體共享直播間,園區內13家假發、假睫毛、首飾企業參加直播帶貨;外銷與亞馬遜、敦煌網、速易通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達成合作,同時與阿里巴巴國際站、谷歌、Facebook等一流海外推廣機構簽訂協議;在物流上,將國際三大快遞服務商UPS 、DHL、FedEx聯邦快遞全部吸納入園,快遞運營區域覆蓋全球。”提起銷路、物流及將來的發展,該鎮黨委書記郭曉鐘向記者娓娓道來,同時約定園區內企業以“團購”方式進行費用結算,保障同級別快遞量“費用全省最低”。
風從海上來,開放鑄精彩。在新平臺、新格局、新機遇的時代下,一場席卷全球的跨境電商熱潮即將在“跨境未來,跨進未來”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迎風起航。(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李娟 許燦藝)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