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歷經一波多折,華光僑馨苑房屋維修基金U盾終于到手,該項目辦理房產證工作的障礙徹底掃清,市北區城建局城市更新發展中心副主任梁學建不禁長舒一口氣。
華光僑馨苑是村莊改造安置房項目,2010年竣工交付,因開發單位工商營業執照被吊銷、項目檔案資料缺失等問題,居民一直無法辦證。在“問題項目”專班推動下,去年10月,該項目取得首次登記。本以為辦證水到渠成,但不曾想在辦理房屋維修資金緩交過程中,又遇到了“攔路虎”——無法領取房屋維修基金U盾。
“原代建單位已領取U盾,我們需要對方配合領取新的U盾。經多方打聽,我們找到已經退出房地產開發市場的原代建單位,但原經辦人和代建單位負責人都拒絕配合;開發單位營業執照被吊銷也無法配合;區城建局作為政府部門無法開戶領取?!绷簩W建回憶辦證過程,鎖緊了眉頭,“俗話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面對難題,我們必須多想路徑,創新辦法?!彼榻B,后來,專班創新提出由開發單位委托第三方公司代為領取U盾,經過市住建局同意“特事特辦”,辦證工作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房產證牽涉子女入學、房屋交易、落戶,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在市北區年度信訪案件中,開發建設領域的信訪量曾長期占據一半以上,最高時可接近70%,其中,房產證辦理無疑是信訪熱點。如今,市北區居民信訪和公開電話咨詢量卻從以前每月的100余起降低到了如今不足10起,“斷崖式”下跌和市北區城建局攻堅克難、創新思路解難題密不可分。
市北區是典型的老城區,房產證辦理問題多是歷史遺留問題,涉及開發單位與總包或監理單位存在糾紛、企業資金鏈斷裂、項目檔案資料丟失、房屋被查封抵押等錯綜復雜的原因。市北區城建局局長張兵建直言:“房屋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本不屬于城建局,但老百姓住進沒有產權證的房子,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穩,只能不斷信訪。作為基層政府部門,我們不能袖手旁觀?!睋榻B,為了解決辦證這一“頭號難題”,市北區城建局牽頭成立以區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化解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專班,組織精干力量,強力攻堅。自2018年以來,已解決38個“問題項目”辦證難題,幫助2.2萬余戶居民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
記者了解到,這些“問題項目”多是拖了長達10余年的項目,單個項目涉及人數最多的達2000余人。為了推進居民不動產權證辦理,市北區還建立了“問題項目”工作臺賬,按照不動產登記程序梳理出每個項目的辦證癥結,逐一明確解決方案;建立“政府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代表”信息溝通機制,及時收集居民訴求,定期組織居民代表見面會,解答居民疑惑,定期發布辦理不動產權證進度,爭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解決38個“問題項目”辦證難題過程中,“特事特辦”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兩個“特”字,一個直指項目的復雜度,需要剝絲抽繭,理順關系;另一個則直指化解路徑,關乎思路創新。作為市北區城建局“問題項目”專班負責人,梁學建對此感觸頗深:“每個項目的歷史遺留問題都具有唯一性,需要創新方法,用非常規手段,單獨制定解決方案?!?/span>
如今,歷經38個“問題項目”的歷練,市北區已然摸索出了處理“燙手山芋”的妙招——
多渠道解決資金不足。針對開發單位辦證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約談開發單位和項目合作單位籌措辦證資金,或通過后續居民交納購房差價款收益部分,解決辦證資金難題。
多思路解決查封難題。梳理問題產權項目解封解押路徑,協調開發單位聘請律師或組織居民代表,對房屋查封行為提出執行異議,引導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多手段解決參建單位不配合。針對項目開發單位與其他參建單位存在矛盾糾紛,不配合辦理各項驗收手續問題,申請市住建局介入開發單位與相關參建單位協商經濟分歧,先期啟動驗收工作;協商不成的按照市住建局關于化解問題產權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委托第三方對房屋質量進行鑒定、補辦消防驗收、移交項目檔案,完善竣工驗收手續。
多途徑解決項目檔案缺失。針對開發單位檔案缺失問題,安排專人會同開發單位整理項目檔案,列出項目檔案缺失名錄,組織專人開具證明到設計單位、總包單位和相關政府部門調取相關檔案;確需無法查找檔案資料,重新委托測繪、設計單位等相關單位,據實補充和完善項目檔案。
據了解,根據摸排情況,市北區還有22個“問題項目”正在抓緊推進,涉及居民1.4萬戶。其中,7個項目已完成首次登記,涉及居民6000余戶,正在推進居民不動產權證辦理;15個項目正在辦理首次登記,涉及居民8000余戶。
“不能讓老百姓為歷史遺留問題買單,要把問題項目辦理不動產權證工作當作重要民生工程去抓!”在采訪過程中,張兵建一再強調,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按照“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主動出擊,幫助居民群眾解決難題。據介紹,今年,市北區城建局將發起“加強作風建設、加快項目落地”行動,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要求,借鑒前期工作經驗,持續推進歷史遺留項目辦證工作,力爭實現華光僑馨苑、十五大街A4區等10余個項目“解扣”,1萬余戶居民有望拿到不動產權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王恩全)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