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寫歌和寫程序是不是一件事?就像程序員玩代碼一樣,身為自由網絡工程師的周琲,一個更知名的身份是集作詞、作曲、編曲、錄音、吉他等為一體的獨立音樂人。他將富有美感的音符出其不意地組合拼接,將滿腔的詩意與細膩的內心自由不羈地表達,唱出對青島的熱愛,唱出對自我的深問,唱出對聽眾的傾訴……
他,在夏夜街頭唱起迷人歌曲
夏夜,高三畢業生小帆和她的朋友們,簇擁著走在摩肩接踵的地攤市集上,本想著淘一點潮玩時尚品或者懷舊文創,沒想到卻被一個通透靈氣的聲音按住了腳步。周琲不知道,好聽是他的音樂帶給路人最初的吸引。
去街頭駐唱,把熱鬧的夜市當做展示音樂的舞臺,矗立的路燈是最閃耀的燈光,路過的人群是最好的聽眾。也許,你看到的是這樣一個在生活中尋找靈感、用音樂展示自由浪漫生活的音樂人,卻不知道周琲身上種種的對立與驚喜。
例如,左手音樂,右手程序。本科四年專業以及剛畢業時參加工作,周琲是一名標準的計算機程序員,不過顛覆于人們對程序員的傳統印象,他展示的是細膩的情感、浪漫的內心和對音樂的熱愛。 “大學時,即使每天都在和冰冷的數字打交道,但仍然特別充滿動力地自學吉他,組樂隊,做搖滾音樂。 ”周琲回憶,大學時還沒有接觸原創,基本都是翻唱,直到大四去上海實習一年結束,在返程青島的高鐵上情緒有些低落,于是在飛馳的高鐵上寫下了歌詞,后來偶然的機會譜了曲,創作了第一首歌后,對原創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拔已杆僮詫W了編曲和混音,用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開始了瘋狂的創作。 ”周琲說。
打開QQ音樂或網易云音樂,進入周琲的多個個人專輯,你會看到作詞、作曲、編曲、midi、錄音、吉他、和音、混音的后面,都只有他一個人的名字。這樣一個已經發布了幾十首單曲的獨立音樂人,在28歲的年齡有著巨大的能量,有時干凈清澈,有時充滿野性與荷爾蒙,既會狂躁地唱出“有些恐懼總是把我環繞,沉默才是救命的良藥”,也會溫柔安靜地哼著“陪你一起去看海,一朵朵浪花的盛開,潮落潮起不停歇我的愛”……“在朋友眼里,覺得我是做民謠的,但其實我更偏愛狂躁的搖滾,朋克、布魯斯、硬搖滾、金屬樂都是我的最愛?!敝墁i現在一邊進行自由的計算機工作,一邊用音樂來書寫和傳遞心情,“一路走來,每做出一個作品,就會得到很大滿足,沒想過往職業方向發展,自己喜歡最重要。 ”周琲說道。
他,為第二故鄉青島寫情書
2019年,來青島旅游的Daisy偶然的機會參與了 “發現·青島”2019城市定向賽,卻突然因為一首歌戀上青島這座城。周琲不知道,這是他不知不覺用音樂帶給這座城市的“好久不見”,用歌聲律動向人們發出的熱情邀約。
“這是一個漫步的季節,帆船海鷗,都為我助航……冰山之角,科技的星光;心之所向,是棧橋的海浪;海水浴場,用腳步去丈量;五月的風,是你我方向……”去年,周琲用干凈澄澈的聲音唱響2019青島城市定向賽專屬歌曲《發現青島》,排列在樂符上的青島風景有著莫名的感染力,線條流轉帶著思緒從現實走向浪漫的想象,飄向這座城市各個美好的角落。
這并不是周琲第一次以青島大活動為主題進行創作,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期間創作的網紅歌曲《青島故事》是他廣為傳唱的作品之一,并以此奪得了“青島最動聽原創歌曲排行2018年十大金曲”。這首歌的作詞、作曲、演唱均由他一人獨立完成,“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來到青島生活快十年時間了,我平時特別喜歡沿著城市的每條道路走一走,去木棧道、八大關、石老人、大學路等這些比較有名的景點,或者是在老城區待個一下午,看著青島的市民聊天生活,我都覺得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周琲笑著告訴記者,然后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了,所以自然而然就覺得有必要寫寫關于青島的歌。他告訴記者,《青島故事》這首歌從詞曲創作到編曲錄音,中間已經數不清改了多少遍,“就像是生活一樣,這么多年過來,不管是有壓力或是難過,但并沒有孤獨和失落,理想和愛情釀成的故事就像壺美酒,潮起潮落的日子里把記憶寫成歌?!敝墁i享受這樣的創作過程。
今年,贏得2020山音海樂 “相約春天”原創歌曲征集大賽銀獎的作品《石老人》,也是由他作曲和演唱。從他鄉變為家鄉,這是周琲用音符給青島寫的一封封情書。
周琲(左)參加街頭音樂演出。
他,用堅守讓音樂夢想延續
幾年前的一次酒吧駐唱,一位特別喜歡音樂的女孩聽到了周琲的音樂作品,后來冥冥之中,一場特別火的演出一座難求的門票又將兩個人拉到了一起。周琲后來才知道,這是愛情和家人帶給他的最大支持。
除了音樂帶來的另一半,周琲最期待他的音樂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體驗和感覺。 “做音樂技術上并不難,寫詞不難、學會了軟件編曲也不難,難的是真正把人打動,這才是好音樂。 ”周琲說,他并不想在旋律上走流行音樂,唱第一句就會唱第二句,他追求的是“旋律這么唱,絕了! ”音樂界隱藏的程序員并不少,例如大家熟知的李健、陳志翰、子健等,周琲認為,編寫程序的過程,通俗講就是從0到1搭建出一個數字世界,而音樂創作是從編排和弦開始,再到填充歌詞完善至作品出爐,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其中有些許共同之處。 “一個作品要像搭積木,搭起的房子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地對稱,層層零件和齒輪嚴絲合縫地扣在一起,精準又理性地運轉。 ”這是一個流著文藝血液的互聯網工程師,一個內心世界豐富而理智的獨立音樂人。
從熱鬧的夜市小攤,到燈光璀璨的舞臺和音樂節中心,再到宅在家里侍弄貓狗,周琲坦言做獨立原創音樂最難的是,“你總要隔一段時間便要度過一些不想寫歌甚至不想聽歌的厭倦期。 ”周琲希望這樣的時間能夠盡快過去,讓更多獨立音樂人能夠繼續快樂地堅持下去,讓夢想照進現實,讓自己發光發熱。
“在當下,你可以通過流媒體平臺很容易地將你的demo分享給朋友,甚至可以被遙遠地方的某個陌生人刷到,并且技術的更新迭代,也可以在有限的成本之內獲得較為專業的質量。但是獨立音樂并不是在家里自娛自樂。 ”周琲最希望他的音樂能夠在平臺上被更多人聽到,流傳到更遠的地方,在海量輕松而免費的試聽選擇中經受住時間考驗,就像他的名字“琲”一樣,多出現在文言文中,明珠百琲歷久彌新。(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文 寧婧/視頻剪輯)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