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3日訊 4月13日下午,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明杰做客“民生在線”,圍繞“水務規劃建設和水安全保障”主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明杰(一排左一)與網民在線交流 。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十三五”以來,我市統籌調水、蓄水、供水、排水、治水和節水工作,完成10多項水資源配置工程,對83條(段)重點中小河流進行了治理,創建了7條美麗示范河湖,完成20座水廠深度處理及工藝升級改造,新建、改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13座,農村飲水安全得到大力提升。
今年我市聚焦“項目落地年”,重點抓好黃水東調承接工程、病險水庫加固、重點河段綜合治理、污水處理廠改擴建、水環境治理等5大項工程建設;嚴格河長制湖長制、水源地保護、水土保持、水務工程設施運行等4項水務監管;積極做好城市供排水、農村飲水安全、智慧水務等3項保障,為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水務支撐和保障。
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6.45億方
水務管理工作,關系民生利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作用。宋明杰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務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全面建成水旱防御可靠、供水水質優良、河湖環境友好、水務管理高效,與國內先進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現代水務綜合保障體系。全市用水總量(淡水)控制在16.45億立方米之內,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省下達目標內,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城市供水保證率不低于9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7.5%以上,水土保持率達到85%以上。
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明杰(中)與網民在線交流 。
未來五年,水務建設重點將從水務工程補短板上發力。宋明杰表示,在水資源配置工程方面,依托國家水網規劃,以打造“南北貫通、東西互配、主客聯調、海淡互補”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網為目標,開展市縣水網建設,加快完善水務基礎設施體系。完成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設,超前開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青島調蓄工程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加強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逐步實施水廠工藝升級改造,新建、改造城鄉供水管網及配套供水設施,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
在水旱災害防御工程建設方面,在實施重點中小河流治理的同時,加大對小型河道溝渠的治理力度。推進小型水庫安全鑒定,2024年前完成全部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在水生態保護工程上,重點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設。堅持新建增量與存量提質并舉,加快補齊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實施城市河道生態補水,促使水生態進入良性循環。
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今年建成
青島是資源性缺水城市,城市供水八成以上依賴客水。宋明杰在網談中透露,為緩解我市本地水資源短缺問題,彌補引黃濟青工程輸水能力不足的短板,實現“雙路調引客水”目標,2019年我市正式啟動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鋪設輸水管道約120公里,新建加壓泵站2座,配套建設分水口等附屬設施。目前,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2.5億元,管道鋪設安裝89%,主線泵站、南線泵站主體工程形象進度完成約60%,工程計劃2021年建成具備通水條件。
據悉,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成通水后,可實現年輸水1.89億立方米,通過優化調配可增加至3.15億立方米,配合原客水及本地水,可極大緩解我市的供水緊張狀態,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宋明杰說,項目建設初期我市就成立了市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實施、調度等工作,市水務局制定并印發了《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對管理工作職責、招標投標管理、工程項目建設實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市水務管理局指導項目法人,積極開展技術研究,在國內率先采用了最先進的雙面TPEP熱熔環氧粉末防腐技術,推動了國內供水管道防腐技術的進步,力爭把該項工程建設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廉潔工程、民心工程。
自來水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要求
海水淡化水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其發展和使用情況備受市民關注。宋明杰介紹,目前我市海水淡化能力22.4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年利用量3000萬立方米以上,主要用于沿海發電、鋼鐵、化工等企業工藝用水,以及作為市政補充用水和戰略儲備用水,為我市城市供水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市高度重視海水淡化開發利用工作,將海水淡化納入了全市水安全總體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十四五”期間我市主要將采取統籌本地水資源、提高現有引調水工程調水能力、加快規劃客水調引工程建設和提高海水淡化能力等措施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市將根據水資源綜合規劃,合理確定海水淡化規模,重點作為工業用水和城市供水戰略儲備用水,保障我市供水安全。
網談中,有市民提出燒開的自來水漂浮著石灰一樣的東西,水壺還容易產生水垢,因此對自來水水質及其監測提出疑問。宋明杰表示,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建立了完善的水源保護、水處理工藝和水質監測體系。城市供水在主要供水節點均設置了在線水質監測設備,對水質實時監控。同時,在市內設置了90個管網水質采樣點每日進行巡回取樣監測,保障管網水質安全。城市供水源于天然水,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離子,在燒水過程中會形成微量的碳酸鈣和碳酸鎂的結晶體,結晶體析出后,會懸浮與水中或沉淀在容器底部,形成水垢現象。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水的總硬度(以碳酸鈣計)不超過450mg/L,青島自來水的總硬度一般在220-300mg/L,符合飲用水標準要求,請市民放心飲用。
采取措施加強小區凈水機監管
近年來,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的安全和口感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市民購買凈水機生產的水。針對小區凈水機大量尾水排放浪費水資源問題,宋明杰表示,下一步將結合《青島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修訂工作,以法規形式規范凈水機用水行為,增加凈水機尾水回收利用內容,減少水資源浪費,實施依法監管。協調市發改部門將社區凈水機用水納入特種行業用水范圍,利用價格杠桿規范該行業的用水行為。繼續聯合供水企業、城管執法部門開展社區凈水機執法檢查。針對部分小區凈水機商戶直接從物業、住戶、網點等私自接水生產經營的,由供水企業督促凈水機商戶到供水企業辦理用水手續,設置獨立水表和尾水回收裝置。對拒不整改的,移交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青島何時可以實現直飲水直接入戶?”網談中有網友咨詢。宋明杰介紹,目前,我市已有部分單位和新建居民小區建設了直飲水系統。下一步,我市將在持續提升自來水水質的同時,加強對直飲水項目的調研和試點,穩步推進直飲水入戶工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時間:4月14日(周三)下午2:30—4:00
網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