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易腐爛變質、味道難聞、易傳播細菌和病毒,其如何處理備受居民關注。近日,為加快推進街道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分類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北宅街道引進了廚余垃圾降解設備,讓廚余垃圾切切實實做到回收再利用。
自北宅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上葛場社區通過入戶宣傳、指導投放等方法,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現在社區居民已經有比較高的垃圾分類意識。8月28日一早,家住上葛場社區的曲桂貞就將自己家的廚余垃圾按照垃圾分類標準,投放到了儲存廚余垃圾的垃圾桶。
“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之前,各種垃圾都混在一起,不僅不干凈,而且夏天蒼蠅、蚊子也多。”曲桂貞說,“開始垃圾分類后,不僅清運及時了,而且社區環境也越來越好。”
像曲桂貞一樣,現在上葛場社區乃至北宅街道很多居民都會主動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結束后,保潔公司會安排專用運輸車輛將分類后的垃圾進行專車分類運輸,廚余垃圾就被運到了位于五龍社區的垃圾轉運站。在這里,北宅街道新引進的廚余垃圾降解設備將會對廚余垃圾進行無害化降解。
在廚余垃圾降解設備前,工作人員將一桶桶已經分揀過的廚余垃圾推到設備旁邊,按下遙控鍵后,設備自動將垃圾桶提升上去直接卸入分揀平臺,經人工分選將其中的塑料垃圾等分選出來,再進入破碎機破碎,然后經過發酵降解,就變成了可用于園林綠化的有機肥。
北宅街道引進的廚余垃圾降解設備采用生物菌降解技術,通過好氧微生物將廚余垃圾中的有機成分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灰分,少量殘余物則可以作為有機肥利用,真正意義上實現無害化處理,減量達80%以上,目前日處理能力6噸。
據悉,北宅街道廚余垃圾降解設備現在正處于試運行階段。下一步,街道將根據每個社區廚余垃圾的殘余率及投放量,及時規劃收運路線,預計將于10月正式投入使用,將更多的廚余垃圾“變廢為寶”。(愛上北宅)
責任編輯: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