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6日訊 舊款公交票夾,舊時留念照片,二三十年前的公交票根,泛黃老報紙里的公交故事……老物件承載著往事,記錄著歲月。4月16日上午,在城運控股公交李滄巴士128路公交車里,駕駛員邀請市民乘客一起,帶著舊物講述記憶深處的公交故事,打開“懷舊局”一起走進上世紀90年代。

老師傅傳下的舊票夾
市民姜女士曾是一名公交車乘務員。活動現場,她拿著舊票夾憶起往事,“2000年,18歲的我進入公交大門,跟著快退休的張師傅在3路公交車里實習,那是一輛大通道車,前后門都有乘務員。記得第一天上車售票,正逢李村大集,一大早我就背上票包跟著張師傅上了車,整個人很緊張,手一直在哆嗦。當時在總站就上了滿滿一車人,跑出一站路后才賣出幾張票,又緊張又難受,哇的一聲在車里哭了起來。當時張師傅趕忙擠到后門,麻利地收完了整車人的票。”

“時間過得很快,3個月后張師傅要退休了。退休前她最后一次帶我去票務室結算票款,從10元到1角,厚厚的一沓紙幣讓她整理得整整齊齊,來來回回收拾了好幾遍,我知道她是舍不得離開那十米車廂、三尺票臺。”談及舊時的老師傅,姜女士打開話匣子,“臨走前,張師傅把她用了一輩子的票夾送給了我,鼓勵我好好工作。后來,雖然離開了車廂,但這票夾一直留在身邊,那上面的每一道紋路都有故事,老一代公交人的質樸、奉獻、汗水都浸在里面,激勵著我繼續前行。”
幾十年前的舊票根
“這張車票我保留了26年,一直小心地封在袋子里。”李女士拿出一張面值3角錢的公交票根說道,“這是一張1995年的車票,是我第一天上班乘坐公交車時留下的票根。90年代私家車很少,大家都坐公交車或者騎自行車出行,早晚高峰車站里人山人海,有的公交站里還會有公交職工蹲守,來車以后幫忙把人‘塞’進車里。那時,我很喜歡站在中間轉盤附近,那是通道車里最寬敞的地兒了。”

談及公交的變化,李女士十分感慨,“幾十年前的車票才3毛、5毛,公交車是藍白相間的,還有些橘黃色和白色相間的,車開起來噪音很大。轉眼過去這么多年,公交車不斷升級換代,公交車寬敞了,公交服務好了,乘公交出行也越來越舒適了。”
定格青春的老照片
車廂里,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鄧女士舉起照片介紹說:“當時我還是一名高中生,1999年‘五一’勞動節的時候,學校和部隊共建。5月1日當天,我們帶著抹布、小鏟子、小噴壺來到了李滄區曉翁村車站,和解放軍戰士一起清理衛生。那天天氣非常好,我們一邊干活一邊和解放軍戰士聊天,真的是軍民魚水情最深,度過了美好又難忘的一天。”

鄧女士感嘆道,“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時間轉瞬即逝,現在的車站早已變成港灣式站臺,附近也修建了地鐵,島城的發展太快了,但是它昔日的模樣還在我腦海里,不能忘懷。”
李滄巴士第五分公司書記張晴表示,這些物件既是珍貴的個人記憶,也是珍貴的“時代展品”。“如果市民朋友手里有關于青島公交的老物件或者與青島公交的老故事,請撥打84639916聯系我們,下一次‘懷舊局’期待您的到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王蒙蒙)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