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攀科技高峰是我一生的夢想!”
4月16日上午,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作為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譚旭光在會上發言。在拿下“全國勞動模范”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 稱號、全國創新爭先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之后,譚旭光又一次站上領獎臺。

心無旁騖攻主業。20多年來,譚旭光帶領濰柴人在世界舞臺上勇闖科技“無人區”,打造出硬核產品質量、品牌和信譽,讓一個年收入不足6億元、瀕臨破產的地方國企蝶變為年收入5034億元、凈資產1213億元的混合所有制跨國集團。
生命,夢想,激情,譚旭光一個用生命捍衛夢想的人,激情一直在燃燒。作為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他更像是汽車產業王國的設計師,用激情淬煉,四十年磨一劍,一次次問鼎科技高峰。
心有大我,不忘科技報國初心

“我要一生對黨忠誠。” 從1986年1月入黨那一刻起,對黨忠誠、激情追夢就成為譚旭光畢生的信仰。也正是初心如磐,讓他帶領濰柴集團這家有著75年歷史的地方老國企,從改革突圍、新生騰飛,到心無旁騖、屹立全球,發展的每一步,都將黨和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殷殷期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成為了國企改革創新的樣板、做強做優做大的標桿,一躍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風向標,更蹚出了一條走向世界級企業的科技創新之路。
實業報國、制造強國,是譚旭光的夢想。
然而夢想好種,圓夢卻艱辛,改革的勇氣與智慧從此與他一路相隨。
走上濰坊柴油機廠廠長崗位時,譚旭光年僅37歲,面對的窘境是:濰柴已瀕臨破產,負債3億元,1萬多名員工6個月沒發一分錢工資;工廠機制僵化、人才流失、經營虧損、技術落后、產品滯銷……
怎么辦? 改!
定崗、定編、定員的“三定”改革,人事、用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主輔分離、直面市場的“三三制”改革,一環扣一環地推開,砸碎了“鐵飯碗”,打破了“大鍋飯”。
逐夢前行,改革一步緊跟一步:在改革攻堅的主戰場、轉型突破的最前沿、科技研發的第一線,譚旭光像一個“斗牛士”,跟自己斗、跟落后觀念斗、跟違背初心斗、跟核心技術缺失斗、跟國內國際市場斗……
只問初心,盡管每一場“斗爭”都驚心動魄:“拆廟搬神”搞改革、閃電抄底德隆系、智斗國際資本大鱷、首創動力總成商業模式、建設全球創新體系……
“心無旁騖攻主業是我們始終堅守的信仰?!?譚旭光言如此,行也是如此。
近些年,房地產市場火熱,金融行業“高回報”……不少企業“迷了眼”。但譚旭光毫不動搖,從未在非主業上動過一分錢心思,也從沒在房地產上投過一分錢。

“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要耐得住寂寞。我們不是十年磨一劍,而是要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劍?!弊T旭光的產業報國夢始終落在主業,成就主業。
科技格局決定競爭格局。從傳統制造升級為高端制造,從傳統能源邁向新能源,濰柴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汽車及裝備制造業尋找發展“新動力”。
“是濰坊人民養育了我,山東人民成就了我。”這是譚旭光經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叭珖圃鞓I看山東,山東制造業看濰坊”,譚旭光此次榮獲大獎,是對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勇于擔當和作為的首肯,也給正在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的濰坊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懷揣夢想,高擎“中國制造”大旗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業命脈,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痹诩夹g攻關一線的長期磨礪,讓譚旭光對科技創新有著深刻的理解。
曾幾何時,濰柴沒有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產品,被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瞧不起。譚旭光敢于向世界一流技術叫板,“不爭第一就是在混”,走出了一條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的轉型之路。
“在科技制高點上要有攀登世界一流的志氣!在科技制高點上要有‘瘋子’精神!在科技制高點上要創造世界一流的成果!” 科技創新大會上,譚旭光的三個“要”響亮異常。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譚旭光帶領濰柴用中流擊水的強大動力打造中國動力“心”,始終向科技創新要動力,打造科技生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改寫商用車行業被外國品牌瓜分的命運,挺起了“中國制造”的脊梁。

在俯身重型高速柴油機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近45年里,他創建了全球首個獨立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研發制造基地,攻克了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核心技術;主持開發出我國首款自主產權的重型高速柴油機,攻克了電控、可靠性等核心技術;突破了多領域動力系統核心技術難題,補齊了高端液壓、大型農裝CVT、高端船舶等行業的關鍵技術短板;瞄準新能源發力,將氫燃料電池領域核心技術牢牢握在手中……
這是山東科技最高獎給譚旭光的頒獎詞。
在譚旭光獲獎當日,由濰柴動力牽頭建設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揭牌。這是我國在燃料電池領域的唯一一家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
瞄準“碳達峰”“碳中和”,布局燃料電池領域,譚旭光率領濰柴進場較早,并掌握了其核心技術。而濰柴氫能源汽車,早已奔馳在祖國大地上,經歷數百萬公里的實踐檢驗??萍紕撔聦瓌影l展的“乘數效應”在濰柴建強主業品牌中凸現。
“未來,在每一個業務板塊上,我們都要攻關出別人學不來、帶不走的核心技術?!?譚旭光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矢志不渝,瞄準前沿,又早已布局未來。
數十年磨一劍,譚旭光磨出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磨出了50%熱效率柴油機,磨出了新能源電池核心技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還能磨出更多突破性的好東西。
當好“領頭羊”,做科技型戰略管理者

譚旭光用夢想定義生命,讓有著屹立全球胸懷的濰柴兼收并蓄,站在全球產業鏈的最頂端,整合并購補短板,構筑了一個多元業務相得益彰的產業版圖。而作為產業王國的管理者,他的管理心經言簡意賅:“管理一個企業,無非就是四個字:一是產品,二是管理。兩者的創新互為條件。”
在譚旭光看來,產品是雪中送炭,管理是錦上添花。尤其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決策者要懂產品、懂技術、懂市場,否則他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無法科學高效去決策,就算擁有再多的資源,這個企業也是不可持續的。
“縱觀國際國內成功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案例,這個企業的領頭人一定是科技型的戰略管理者,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企業管理者?!?在廣為人知的企業家光環之外,譚旭光還是濰柴的創新領路人、濰柴動力總工程師、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更是科技型戰略管理者。
“外界都說我是產品‘瘋子’、科技‘瘋子’?!弊T旭光說,“我血液里流淌的是柴油”。因為“瘋”,所以義無反顧,不達目的不罷休。
1998年的一天,濰柴班組長以上領導干部齊聚在一個倉庫前,眼前堆放著如山的零部件和整機。譚旭光掄起鐵錘,狠狠砸向這些不合格產品:“今天我要求大家親手砸毀這些機器!從現在起,取消廢品倉庫!以后誰砸了企業的市場,企業就砸誰的飯碗!”
“一臺七八萬,真心疼啊?!睍r任濰柴615廠副廠長的魯文武揮起錘頭,淚水“嘩”地流下來。
譚旭光對產品、對技術創新的執著和瘋狂,讓全世界同行刮目相看?,F在用歷史長鏡頭打量,才能清晰地理解譚旭光當年的“瘋狂”與夢想。
在譚旭光的帶領下,濰柴放眼世界找對手,挑戰全球爭第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干到極致。
近十年,濰柴的研發費用占到了年銷售收入的5%,其中研發費用的20%是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這兩個數據在中國企業中極為突出。濰柴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亂燒錢”的未來技術研究院,做從0到1的研究。
“只要在我們大的邊界和方向內,想怎么燒就怎么燒,燒的過程一定燒出我需要的東西來?!蓖ǔ?,企業都認為基礎前沿研究離“應用”較遠,不愿投入。而譚旭光不這么認為,“很多企業一說創新就說缺人才,缺人才的本質就是‘不舍得花錢’,把引進人才當成一種成本,而實際上這是一種投資,這是個非常關鍵的理念問題。也因此,很多企業都無法步入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向上螺旋?!?/p>

先進制造業騰飛的基因是什么?制造業需要什么樣的企業家?中國的制造業如何贏得世界的尊重?譚旭光帶領濰柴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探索與實踐,回答了這些問題。這正是濰柴動力永續,奔騰不息的動力,也是濰柴奮起騰飛的成功基因。(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