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新增建設2—3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積極爭創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到2022年,醫學院校全部設置全科醫學教學組織機構,面向全體醫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
◆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計劃優先向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傾斜
◆防止盲目增設附屬醫院,原則上一所醫院只能與一個醫學院校建立直屬或非直屬附屬關系
“深化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在醫學教育領域建設80個左右省級及以上一流本科專業、200門左右省一流課程,建設一批醫學類教學案例共享資源庫,建設一批醫學類山東省高等學校基層教學組織。”日前,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加快山東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就我省醫學學科建設、專業布局、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實施意見提出,深入實施山東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計劃,重點支持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等學科爭創國內一流,支持其他醫學類學科特色發展,高標準推進康復大學(籌)建設。加大醫學類省重點實驗室和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力度,力爭新增建設2—3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積極爭創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鼓勵涉醫類高校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建設一批優勢特色醫學類學科專業,優先設置中醫學、臨床藥學、全科醫學(含中醫全科醫學)和康復醫學、醫養結合、健康管理等學科專業(方向)。
提升醫學專業學歷層次,實施意見明確,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增設和現有專業招生規模,重點培養面向基層、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探索設立醫學類專科專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穩步發展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教育,著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從嚴控制非醫藥衛生類院校增設護理專業,依據專業認證標準確定護理專業單校招生規模,確保培養質量。擴大醫學類研究生培養規模,全省新增研究生招生計劃優先向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產、康復、疾病控制、中醫藥等緊缺專業傾斜。積極發展公共衛生博士專業學位教育。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實施“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
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到2022年,醫學院校全部設置全科醫學教學組織機構,面向全體醫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3年內,建設20個左右山東省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爭創一批國家級基地。
實施意見強調,要完善醫學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將醫學教育專業認證結果、醫師資格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等納入高校考核體系,省衛生健康委定期公布醫師資格考試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將教學工作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納入醫院考核評價指標。對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于50%的本科專業和高職(專科)專業,減少招生計劃。
“防止盲目增設附屬醫院,原則上一所醫院只能與一個醫學院校建立直屬或非直屬附屬關系。”實施意見提出,強化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培養主體職能,推動高校和附屬醫院加大教學經費投入。鼓勵有條件的醫學類高校探索二級學院與附屬醫院融合發展模式,深化醫教協同。
作為中醫藥大省,山東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更有責任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支持中醫藥院校做大做強中醫學、中藥學等主干專業,構建符合中醫藥教育規律的課程體系,提高經典課程比重并融入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設置中醫藥傳承創新班,支持中醫藥院校積極爭取開展九年制中醫學、中西醫結合教育試點,推動名老專家“上講臺”、中青年教師“做臨床”、臨床醫師“授經典”,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劉一穎 )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