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陽市政府發布,青島至海陽市域鐵路項目已啟動可研報告編制工作,預計2021年6月可獲得批復立項。這意味著,“軌道上的膠東半島”可能在今年再往前邁進一步。
膠東五市是山東劃定的三大經濟圈之一。在組團發展的當下,交通互聯互通的需求與必要性日趨凸顯。去年12月發布的《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提到:到2025年,推進約1500公里、總投資2200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規劃建設,打造“1小時經濟圈”。
除了海陽,與青島相鄰的高密、萊陽,均在規劃與青島連接的軌道交通。值得注意的是,濰坊、日照以及海陽、萊陽,還是山東規劃的青島都市圈的城市組成部分。

青島規劃3條“市域鐵路”
海陽發布的消息中,“市域鐵路”與青島“十四五”規劃中的提法遙相呼應。
《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力爭規劃建設即墨—海陽、董家口—日照、膠州—高密3條市域(郊)鐵路。市域鐵路又被稱為“通勤鐵路”,具有公交化運行、早晚高峰明顯、快速乘車等特點。
這3條市域(郊)鐵路條線路的起點即墨、董家口、膠州,已經被青島地鐵線網覆蓋。如果通過市域鐵路與青島地鐵進行無縫銜接,將極大地方便五市人員的往來,打破空間隔離,為膠東經濟圈打開新局面。同時,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OD)理念下的對市域列車站點進行開發,形成交通綜合體,滿足通勤過程中衍生出的餐飲、換乘、休閑、娛樂等多元化的需求。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還可以有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重構膠東經濟圈城市版圖。
目前,國內市域鐵路發展整體還比較滯后。根據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將新增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運營里程3000公里,明確了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在發展都市圈中的骨干地位。
今年1月下旬,青島主城區和萊西、平度之間的市域列車,成為山東首趟市域列車。據報道,今年膠東國際機場轉場時,青島將研究開行青島主城區、西岸城區至膠東國際機場的市域列車。目前,青島與膠東五市的軌道連接還停留在高鐵和城際鐵路,市域列車亟待突破。

地鐵11號線將延至萊陽?
青島是膠東經濟圈唯一通地鐵的城市,各地也都以積極的姿態加快與青島軌道交通的對接。與萊西“緊靠”在一起的煙臺的萊陽,便是其中之一。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煙臺和青島將加快推進鐵路公路互聯互通,將加快推動青島地鐵11號線延伸至萊陽和海陽、青島地鐵17號線延伸至萊陽等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
在膠東一體化按下快捷鍵之后,萊陽與青島的互動更為頻繁,并有了實質性動作。
今年1月5日,萊西市組隊赴煙臺萊陽市對接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工作,探討區域產業一體化發展,推動兩地產城融合發展和跨界區域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打造膠東半島產業化發展的新高地。
青島市有關部門和萊西市、萊陽市組織啟動了《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編制工作,聚焦膠東半島產城融合標桿、山東省同城化發展樣板戰略定位,從規劃布局、基礎設施、產業創新、平臺建設、要素集聚、公共服務、生態環境與制度創新等“八個一體化”發展,對2020—2025年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建設路徑進行分析和明確,將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率先突破,打造亮點和示范,打造全省首個跨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在此背景之下,軌道交通的勾連,或將提速。

渴望融入青島的高密也在行動
最近,新任高密市委書記劉玉的一段講話視頻,在青島引發不小關注。
“將來我們最大的愿景是讓青島人就業上班在青島,吃住養老在高密。”他在講話中說,融入青島,不歸青島,這是高密人最大的智慧。
要實現這個愿景,解決通勤問題是第一步。去年12月,高密發布透露《加快推進高密臨港經濟區建設行動方案》已批復,并明確加快實施青島地鐵8號線西延高密等未來工作重點。
此外,日照也在行動。2020年3月,日照發布的《2020年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計劃》中,正式確定:啟動董家口至日照綜合客運站輕軌規劃可行性研究,并將其納入到日照全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
有國家頂層設計的力挺,未來幾年市域鐵路將迎來爆發增長。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對市域鐵路的客觀需要,再加上五市的積極推進的姿態,膠東經濟圈“市域鐵路”值得期待。(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