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1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悉,位于新區的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青島校區工程總承包項目完成開標,該項目共有12家單位采用電子擔保保函的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占總投標人人次比例93%,直接降低企業投標資金金額約600萬元。
西海岸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展示山東省首單投標保證電子保函的打印版式樣。
據悉,為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放管服”改革,響應國家降低投標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號召,青島西海岸新區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充分利用“互聯網+招標采購+金融服務”優勢,2019年3月正式啟用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服務,推廣以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并實現全程網辦。此項舉措在全省屬于首創。
目前,與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接的出函機構采用大數據風控的手段,在線核驗投標企業信息,可實現7*24小時秒級出具電子投標保函。投標企業在線辦理一張電子投標保函僅需3-5分鐘左右,高效便捷的線上辦理流程極大的提升了投標企業的“用戶體驗”。在助力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電子投標保函的加密運行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招投標行為的安全與保密;保函出具機構在開標前僅知曉保函申請企業的相關信息,無法獲知招標人及項目標段信息,因此該加密措施從根本上杜絕了招投標信息泄密的情況。
創新使用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制度能夠有效簡化辦理手續,降低投標企業資金壓力,同時還能夠解決紙質保函真偽難辨的難題,真正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保證金繳納方式上的創新,有效提升交易服務品質和工作效率,將吸引更多企業踴躍參與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投標。該項業務作為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的延伸,有力推動西海岸新區“最多跑一次”改革和電子化平臺創新發展。
近年來,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緊緊圍繞發展大局,以打造“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目標,持續完善交易制度,創新工作方法,優化交易環境,有效確保了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公平公正、陽光運行。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創新創優始終走在全國前列,中心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目前,新區勘察、設計、施工、監理、EPC項目均已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電子化率達97%以上。僅今年1至7月份,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完成238個施工類交易項目,投標企業4000多家次,使用電子保函的3580家次,保函替代率約90%,初步估算可釋放社會資金約10.27億元。(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胡全福)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