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2日訊 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青島市生態環境系統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宣傳活動。4月21日,青島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聯合嶗山生態環境分局開展主題為“關注地球健康 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活動,組織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30名大學生,來到位于嶗山水庫北岸的一處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現場,聽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情況介紹,結合自己專業課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環保專業學生現場觀摩廢棄礦山治理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個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在80年代,由于粗放式的發展,留下了這些裸露礦坑。”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副院長閆君告訴記者,該項目在以生態恢復重建改善地質環境為目標完成前期設計方案的基礎上,目前已經進入施工后期階段,六月份完工。主要采取技術手段恢復山體的自然狀態,會在續坡回填坡面種植黑松、櫻花等苗木進行綠化。通過治理,將新增林地面積約7.11公頃,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山體公園,既能消除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視覺污染,美化周邊景觀,又可修復山體生態環境,改善環境質量。

“作為一名環保專業的大學生,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寶貴的生態環境為代價,應該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在現場發起環保倡議的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范丹陽告訴記者,今后將努力學習打好專業基礎,把課本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在選題和開題方向上更加深入,為畢業后參與環保治理,建設祖國的綠水青山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在校大學生們提供一個體驗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場景,促進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開展研究性學習,是我們開展環保教育的重要內容。”青島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李榮告訴記者,建設美麗青島就是要讓青島的山水都健康。通過組織大學生聽取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介紹、發起活動倡議、開展互動交流等活動,希望引導大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立志服務社會,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環保宣講進校園,大手牽小手共護地球
日前,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聯合青島市即墨區教育和體育局、中國農工黨青島市即墨區基層委員會走進即墨區第一實驗小學開展“珍愛地球環境,保護綠水青山”主題宣講活動,倡導愛護自然、保護地球的綠色價值觀念,鼓勵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
“一個健康的地球,關系著人類的工作、生計、存續以及幸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守護地球的健康,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竭盡全力做到的事情。”即墨生態環境分局的宣講員楊永超緊密聯系學生們身邊的生活事例和所見所聞,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并茂的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環保教育課。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與鄭州路第二小學聯合開展了《珍愛地球,和諧共生——紀念第52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中,市北分局為師生們帶去了《中小學生態環境讀本》人手一冊,發放到學生們的手中。由隊員代表首先介紹了“世界地球日”的由來、發展以及當今面臨的十大環保問題,并一同觀看了“世界地球日”宣傳視頻,接受視覺教育;其次,組織隊員們圍繞“地球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五彩的畫筆,盡情地描繪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畫。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為隊員們發放了最新制作的“生態伴綠生活”環保袋,鼓勵隊員們珍愛地球、呵護大自然、愛護美麗家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戴永明 賈洪西 王宏娟 隋鶴)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