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23日3版

用讀書來為自己賦能
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如此大好春光,應該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氤氳書香為自己賦能,為城市添彩。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青島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身處新的歷史方位,如果沒有廣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和嶄新的視角,就很難洞察時勢,掌控全局,更難以占得先機,開出新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自覺性,靜心學習、靜心思考,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努力使自己才不枯、智不竭。
現實中,很多人都有很好的知識基礎,學歷也不低,但這只能代表過去。在知識快速迭代的當下,如果心存懈怠,就很可能被落在后面。就像網上流傳的那句話,“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說”。所以,不妨經常問問自己:今天讀書了嗎?除去那些必須學、必須掌握的文件、材料之外,有沒有進行自主學習?除去看朋友圈、公眾號和短視頻等“淺閱讀”之外,還讀了哪些著作?有沒有抬起頭來,眺望行業前沿的動態,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要總拿“忙”“應酬多”來當托詞,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有人說,讀書跟吃飯一樣,每個人的口味各不相同。但讀書必須走出“舒適區”,不僅要進行深度閱讀,還要主動涉獵新領域。因為讀書不是為了打發時間,也不是為了拿學位,更不是為了琢磨官場“潛規則”,而是陶冶情操,增加新知,探求謀事之道、成事之法,進而轉識成智,將知識增長的“勢能”轉化為開拓創新的“動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當前我們正在建設“數字青島”“綠色城市”,其中牽涉到許多相對陌生的知識,而讀書看報以及高品質的數字閱讀,都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
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通過身體力行,在自己的周圍掀起讀書學習的熱潮,進而帶動整個城市書香四溢,讓城市更智慧,更美好。(王學義)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