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5日訊 有人說,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是一個凝結了歷史風采、延續了城市文脈的寶地。青島“文化名人故居一條街”位于青島老城區的福山路、魚山路、大學路一帶,靠近中國海洋大學,因而這里聚集了著名作家、戲劇家洪深,文學大師沈從文,語言大師、文學家梁實秋,現代詩人聞一多,作家蕭軍、蕭紅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的故居。

沿著紅島路向東,在紅島路與福山路的交匯處,便是洪深的舊居。洪深舊居建在八關山山麓,依山勢而建。
1934年秋,洪深接替梁實秋擔任國立山東大學外文系主任。在青島期間,洪深創作了著名的電影劇本《劫后桃花》,該劇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正規的電影文學劇本。這處故居是一座二層樓的德式建筑,高大的門廳,青磚灰瓦,歌特式的屋頂,十分的寬敞和氣派。

沈從文1931年來到青島,在這里,沈從文度過了“一生中工作精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較成熟的時候”。就是在這里,他先后創作了《從文自傳》《月下小景》《八駿圖》等名著,后世廣為流傳的《邊城》也是在這期間醞釀而成的。與此同時,他也在這里收獲了令人羨慕的愛情,與他愛慕的蘇州姑娘張兆和走到了一起。

1934年8月,老舍應聘到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任教,在青島居住了2年。這是他在青島的三處住所之一,位于一條寧靜的小巷里,縱橫交錯的小道,一不小心便會迷路。在這一時期老舍創作了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因而這個住所里面的展品大多都是關于駱駝祥子的內容,大院里面便是祥子的雕塑,這個居所也被稱作“駱駝祥子博物館”。

“我在青島居住的時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風景如繪,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梁實秋如是回憶。
青島小魚山腳下的梁實秋故居,是那么寧靜。故居位于魚山路33號,外表平平無奇,現在已經變成了私人住宅。昔年,梁實秋在山東大學外文系任教時便是居住于此,在這里的時光,他創作出版了《文藝批評集》,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康有為的故居天游園是一座具有歐洲田園風格的德式建筑。此樓始建于1899年,原為德國總督初來青島市的宅第,1923年康有為來青島時購得此宅。此后,他每年都來此居住一段時間,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2000年,康有為故居全面修復,設為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對外開放。(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岳文燕 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