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26日刊發《“黃牛”隱身修車店 車輛年檢成擺設》報道后,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專題研究,下一步將完善與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大聯合執法檢查頻次,嚴打中介服務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和不誠信行為。
針對報道反映的問題,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寧表示,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聯動辦法,創新監管模式,落實落細監管措施,嚴打機動車檢測違法行為。一是對全市機動車環檢機構進行全面排查,重點針對檢測秩序、檢測規范等進行檢查,發現違法問題,依法嚴懲。二是進一步完善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大聯合執法檢查頻次,嚴打中介服務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和不誠信行為。三是組織開展機動車環檢機構守法經營幫扶活動,督促環檢機構加強行業自律,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提醒從業人員自覺與“非法中介”劃清界限。四是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檢測維修制度(I/M制度),推動建立檢測-維修-復檢的閉環管理體系,強化技術手段,扎緊制度籠子,堵住造假漏洞。五是全面公開機動車檢驗機構監管信息,廣泛發動群眾監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壓縮違規“黃牛”生存空間,凈化機動車檢測市場環境。六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醒廣大車主不要輕信“一次包過”的欺騙行為,自覺通過正規途徑進行檢測,履行社會環保責任。
就報道反映問題,市公安局回應表示,曝光反映的環保尾氣檢測問題不屬于公安部門職責范圍。該局將舉一反三,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環保部門進行打擊,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相關部門進行查處。下一步,市公安局將聯合市場監管、環保、交通等部門聯合召開全市檢驗機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聯合整治舉措,齊抓共管,共同打擊檢驗機構違規問題。(青報全媒體記者 鄭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