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7日上午至7月10日下午,2020年山東高考將在336個考點、17840個考場呈現,53萬余考生將在這四天里首次于新高改的架構下進行激烈角逐。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沖刺于“居家學習”,駕輕于“空中課堂”,返校后的分班上課、分批就餐、口罩左右,高考時間的突然推遲,新高改的首次洗禮……對于莘莘學子而言,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人生發展進程中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7月5日,觀海新聞記者采訪了兩位駐青本科高校校長,通過他們,以身說法,尋找不同歷史發展階段“高考風雨”的相似相通之處,以此來與當今的考生們共勉,同時,通過他們的人生成長發展,來詮釋知識如何改變了命運,寄語當今青年學子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出場人物一:
青島大學校長 夏東偉——
和人生無處不在的考驗相比
高考只不過是人生大考中的一朵小浪花
青島大學校長 夏東偉
我是1979年16歲時參加的高考,那時學制短,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記得當年坐著“解放”牌大卡車到了縣城,在縣城住了兩個晚上,懷著輕松愉悅甚至有點興奮的心情考完了試,最后入讀了山東紡織工學院機電系,也就是現在青島大學的前身之一。
關于專業選擇,我自己很有想法,最想學的是那時候最時髦的無線電專業,所以,提前批志愿填報的是海軍電子工程??茖W校雷達與聲吶專業,但因為視力或其它原因,沒有被錄取。
在填報普通志愿時,我第一個就選擇了電氣自動化專業,這與我小時候的個人愛好有關系。我的父母是中學教師,他們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對我成長發展的包容,我喜歡什么,父母就支持我什么。自上小學后我就跟著父母住在校園里。鄰居是一位物理教師,在他家我突然發現收音機可以發聲,很感興趣,所以小學三年級我便開始組裝半導體收音機。到我讀初中時,公社里拖拉機開始增加,我們初中學的物理課就是農機知識,這又引發了我對電動機、拖拉機的濃厚興趣,那時候我最大的理想是到公社拖拉機站開拖拉機,最終我也學會了開拖拉機?!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我大學專業的選擇來說便是最好的證明。
讀大學時,77、78級學長們認真學習的態度深深觸動了我。那時學校條件不好,但是他們學習極其認真,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孜孜以求,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并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是學自動化專業的,直到今天,我對自動控制理論傳遞函數的定義仍歷歷在目,這也充分表明了當年我們對學習的投入。
1983年我畢業留校工作,次年學校便把我送到清華大學進修計算機控制。在清華進修時,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決定考研究生;1985年9月,我考取了原山東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回到山東紡織工業學院任教期間,又攻讀了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
今年是我來到青島大學的第41個年頭,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教師,再到一名管理工作者,是這所學校培育了我,成就了我?;仡欉@41年來的求學和工作經歷,有許許多多讓我感動和難忘的畫面。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在這里讀書的時候,我們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對學生的無私關愛:我們的作業本開膠散了頁,教我們力學的一位老師便用針線縫好再給我們;那時可能因為我年齡比較小,學習比較認真,當年教我高等數學的老師便勉勵我,跟同學們說:“夏東偉就是你們班上的夏博士。”最終,我也的確沒有辜負這位老師的厚望,成為了我們班第一個讀完博士的人。
工作以后有一件事對我的影響特別深,那是在我剛讀完研究生返校的時候,我的老系主任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東偉,你是我們學校自己培養的學生,你現在已經逐步成長起來了,但我要告誡你,要把所有年齡比你大的同事都當成你的老師,要把所有比你年輕的同事都當成你的兄弟姊妹。”這番話直到今天我仍謹記于心,它始終鞭策著我怎么做人、如何做事。
再過幾天,全國又將有1071萬考生踏上決戰高考的征程。作為41年前從山東鄆城走出來的一名高考學子,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我想跟今年的考生們分享四句話:
第一,高考和人生無處不在的考驗相比,它只不過是人生大考中的一朵小小浪花。高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分數本身,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成長,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夢想!
第二,高考并不能決定你人生的全部。高考失利甚至是沒有讀過大學而幸福成功的人大有人在;高考成功而碌碌無為、平庸一生的人亦不乏有之。高考很快就會結束,但努力的腳步不應停頓!
第三,信息大爆炸時代、互聯網時代,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學的知識都是暫時的,學習能力才是陪伴終生的。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家要珍惜當下的時代,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去奮斗、去擔當、去開拓,做人生的主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預祝2020屆高三學生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實現人生新的跨越!青島大學也歡迎優秀的你們?。?/span>青報全媒體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魏喆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