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到車管所為電動摩托車掛牌,被告知因戶籍問題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的車管分所辦理,否則要辦理居住證;趕到派出所辦理居住證,又被告知同屬一個區無需辦理該證——最近,黃島區居民丁先生被此事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原黃島區和膠南市合并為同一個行政區黃島區已經多年了,怎么車管部門還是各開各的門?”
丁先生的戶口屬于原膠南市,因工作原因,他在長江路街道買房置業。去年,他在住所附近的某車行購置了一輛電動摩托車。“我在一些媒體上看到,電動車上路行駛必須要掛牌,就特意請假到離家近的開發區車管分所辦理掛牌業務。”丁先生介紹說,工作人員在輸入個人信息時發現他的戶口是在原膠南市,就暫停了辦理掛牌業務,要求他到現居住地的派出所辦理居住證。
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丁先生立即騎車前往長江路街道派出所咨詢辦證事宜。聽完丁先生的需求后,派出所民警答復,戶口在同一個區內,不需辦理居住證。“車管所、派出所來回跑了近一個多小時,兩邊都說有規定不能辦理。”丁先生說,“開發區車管分所工作人員建議我,如果派出所就是不給辦理居住證,可以帶著相關證件,到戶口所在地的車管所辦理掛牌。”
王先生家住海南島二路,戶籍為原膠南市海青鎮,在辦理電動摩托車掛牌業務時,同樣經歷了這樣一番波折。開發區車管分所給出了同樣的解決方案:攜帶車輛回到戶籍所在地的車管所辦理掛牌業務。
在青島車管所微信公眾號發布推送的《疫情防控期間青島交警各級車管所預約辦理電話及地址》中,觀海新聞記者看到,位于黃島區的車管所顯示為兩個:開發區車管分所和黃島區(原膠南市)車管分所,分別位于淮河西路、珠山路。
觀海新聞記者以位于原黃島區區域內的戶籍居民身份咨詢電動摩托車掛牌事宜,車管所工作人員給出答復:“電動摩托車掛牌屬于機動車牌照,戶籍在原黃島區區域內,就要在開發區車管分所辦理,而原膠南戶籍就要在黃島區(原膠南市)車管分所掛牌。兩家車管所存在轄區限制,權限不同,戶籍在哪個轄區就要在哪個轄區辦理。”
“既然已經合成黃島區了,為什么不能選擇就近辦理?辦理電動車掛牌業務怎么還要各回各‘家’?”一位市民致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時提出這樣的疑問。
也有市民反映說:“居住證適用于跨區域流動的人口,現住地和戶口所在地都在黃島區,為何辦理電動車掛牌業務需要一張居住證?”
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觀海新聞記者致電開發區車管分所,工作人員稱:“目前,車管業務在黃島區是分開管理的,舉例說,如果原膠南市戶籍的市民在開發區車管分所辦理電動車掛牌業務,就無法為車輛落檔案。戶籍在原膠南市的居民相當于是外地的,居民只能在黃島區(原膠南市)車管分所辦理相關業務。還有一種解決方法,可以在現住地辦理居住證。”
那么,居住證能否在同一行政區內辦理?青島市公安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回復說:“現在,原膠南戶籍人口在黃島區不屬于外來人口,不需要人口登記,不用辦理居住證。”
據了解,2012年12月,國務院作出《關于同意山東省調整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省政府發出《關于調整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設立新的青島市黃島區,以原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島區的行政區域。
觀海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關于原膠南市和黃島區合區后的戶籍改革問題也曾被市民咨詢過。觀海新聞記者在青島政務網看到,2014年9月初,有網友就在政府信箱提出“迫切希望加快推進原膠南市的戶籍改革,融入黃島區,以方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對此,市政府有關部門9月底在線進行了回復:市發改委進行了落實,我市正在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爭取統一黃島區內戶籍遷移政策。屆時,公安部門將出臺實施細則。
“都過去了這么多年,還是存在各管一攤的問題。我不想在此事上耽誤太多時間,自己多些麻煩,趕緊回戶籍所在地辦理了掛牌業務,不然,到了掛牌的最后時間段,就擠破頭了。”一位反映問題的市民告訴觀海新聞記者,他已專門騎車回到戶籍所在地的車管所掛了牌,“先去開發區車管分所取消了未進行完的掛牌業務,騎行回老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將車充滿了電,在黃島區(原膠南市)車管分所掛了牌,再騎車趕回了住地。”
記者點評
“隱形”藩籬需要繼續打破
原黃島區、膠南市合并7年來,兩地居民的工作、生活已融為一區。然而,一項電動摩托車掛牌業務卻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一張戶籍紙仍是一道“隱形門”,堵著老百姓的辦事通道。
眾所周知,區劃調整不僅僅是行政區域面積的擴大,更重要的是能在域統籌協調、產業協同、行政管理、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建立協同發展機制。就行政部門而言,在于精簡機構編制,理順行政管理體制,降低管理成本,實現行政資源的統一規劃和有效配置。
尚未打破的藩籬需要相關部門繼續“破壁”,進一步消除公共資源、行政服務等方面存在的“二元”現象,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生活條件,從而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青報全媒體記者 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