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7日訊 今天下午,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薄濤做客民生在線,圍繞“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有關情況”主題,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

薄濤表示,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貫徹落實“項目落地年”要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健康產業發展。一方面,圍繞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設優質高效的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努力提升廣大市民就醫的便捷性和獲得感;另一方面,將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為人民群眾構建可靠的公共衛生安全屏障。
日接種量最大28萬劑次,全省率先啟用智慧移動接種車
大面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預防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疫情傳播的首要方法。目前我市正在國家、省的統一安排下,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截至4月26日0時,到位新冠疫苗340萬劑次,累計接種320萬人,共計337萬劑次。
針對網民關心的接種工作情況,薄濤表示,我市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文件要求,制定《青島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實施方案》,迅速測算分類人群,及時領用分發疫苗,以區(市)為單位,按周分配工作量,確保疫苗調配供應高效順暢,無積壓庫存,做到疫苗隔日清,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有序實施。

3月中旬起,我市狠抓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三個提升”,接種點數量大幅提升,在原有智慧化門診基礎上,第一時間增加臨時接種點,全市已有各類接種點311個,接種單元達到1250個;接種工作人員數量大幅提升,組建起“一二三線”接種梯隊,共配備經培訓考核合格專業技術人員6796人;接種服務效率大幅提升,日接種能力最大達到28萬劑次。下一步,我市還將根據接種人數持續提高接種效率,日接種量可提升至32萬劑次。同時,我市在全省率先使用智慧移動接種車開展接種、增設大型場館臨時接種點、成立流動接種小分隊,探索新冠疫苗接種新途徑,實現新冠疫苗接種迅速擴容,讓更多受種者盡早享受到快速、便捷、及時的接種服務。
21個衛生重點項目在建,將新增床位1.71萬張
在家門口就能看大病、看好病,這是老百姓最為迫切的需求之一。訪談中,許多網友詢問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資源的最新進展,對此,薄濤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市衛生重點項目達到21個,總投資達到293億,將新增床位1.71萬張,服務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
目前,我市正在抓緊引進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領域的相關企業和機構。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計劃于今年完成主體封頂,建成后醫院將交由山東省立醫院托管。
我市在高新區雙積路以南、經二路以北規劃建設市民健康中心,正在抓緊推進建設,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該項目規劃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眼科醫院、康復中心等大型醫療機構,也包含胸科醫院的醫療業務用房。城陽區正在該區南部規劃建設北大醫療產業園,將引進國內知名醫院樹蘭醫院入駐。此外,該區正在規劃建設一所中醫醫院,目前正在開展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
給鄉醫繳社保納入市辦實事,三醫即將對外開診
鄉醫的待遇也是網友關心的問題。薄濤表示,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鄉村醫生待遇,連續出臺政策提高鄉村醫生待遇:按照不低于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村衛生室承擔,并按照不低于其服務人口籌資總額40%的標準經績效考核后撥付相應的補助經費。將一般診療費支付標準由6元/次提高為10元/次。支持鄉村醫生承擔農村居民長期醫療護理保險涉及的醫療服務。將基本藥物補助由6000元/人/年提高到12000元/人/年,目前該項措施將逐步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區市為村衛生室購買醫療責任險,用于村衛生室意外診療事故的賠付。鼓勵有條件的區市發放村衛生室運行補助,用于村衛生室正常運行所需基本診療設備設施維護。今年,我市出臺鄉村醫生參加社會保障政策,并把此項工作納入市辦實事,由政府投入資金為在鎮村一體化村衛生室工作的在崗鄉村醫生繳納養老保險,解決在崗鄉村醫生的后顧之憂。
自4月初,市第三人民醫院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消毒機構對全院進行了兩次終末消毒,并采集了全院超過一萬個環境點位進行核酸檢測,全面評價消毒效果,結果全部為陰性,具備了全面復診的條件、符合開診的要求,醫院計劃于5月1日正式對外開診。
此外,有網友擔心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會影響兒童預防接種。薄濤表示,我市嬰幼兒的免疫接種工作正常進行,與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互不影響。為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我市一方面利用現有兒童預防接種門診,開展接種錯峰、錯時服務。另一方面增設臨時接種點,不會影響兒童預防接種的正常工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文 魏懋軒 韓世琛/攝影攝像)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單位:市應急管理局
網談時間:4月28日(周三)下午2:30—4:00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