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9日訊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尤其是高學歷人才一直是各城市和地區爭奪的焦點。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這對于急需人才的城市而言,是一次彎道留人搶人的機會。
為抓住這次機會,促進2021年高校畢業生在青落戶就業創業,青島持續推出人才留青、來青、返青政策優惠,對住房、安家、就業、見習、社保和創業等方面給予補貼,加速高校畢業生的流入。
來自山東本土求職招聘網站齊魯人才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春招季青島高校畢業生流入比居山東16地市榜首,與膠東各市人才交互密切,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形成有利推動。
青島引才戰績突出,高校畢業生流入比全省第一

注:高校畢業生流入比是指某個城市高校畢業生流入數量與高校畢業生流出數量的比值,當數值大于1時,表明當地為高校畢業生流入;當數值小于1時,表明當地為高校畢業生流失;數值越大,說明當地高校畢業生吸附能力越強,數值越小表明當地高校畢業生流失越嚴重。
根據齊魯人才網的統計數據顯示,青島高校畢業生流入比居山東16地市榜首,為2.14,這意味著在流出1名本地高校畢業生的同時會流入2名以上外來畢業生。
一個城市的親和力影響著人才對城市的認同,有了認同,人才才有可能留下來發展。青島作為省內較早的沿海城市,靠近日本和韓國,開放化程度比較高,軟硬件做得比較扎實,也屬于山東地區比較接近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很多先進的企業理念和企業文化更能吸引年輕人加入。
膠東經濟圈聯系緊密,濰坊成青島高校畢業生第一“輸血地”

從上圖來看,2021年春招季流入青島的山東高校畢業生占比最大的城市是濰坊,占所有流入青島高校畢業生總數的13.87%;其次是來自于煙臺的高校畢業生,占比為12.93%,以上兩地是青島外來高校畢業生主要輸入地。
濰坊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周爽告訴記者,目前自己正在青島一家廣告公司見習,“青島崗位多、機會足,而且收入也比在老家濰坊高,所以對我和我同學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再加上濰萊高鐵的通車,往返青濰之間的時間成本被大大縮短,更加方便了。”
高校人才流動的背后,是“人”的競爭,更是城市間的競爭。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青島持續不斷地提升政策效能,打造平臺,優化人才生態,廣聚天下英才,2020年疫情期間,青島更是密集出招,持續“吸粉”,“來了就是青島人”逐漸叫響,對全省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居高不下。
人才“磁場”聚勢而強,超五成流入青島的畢業生為高學歷人才

根據齊魯人才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春招季流入青島的高校畢業生中,本科學歷畢業生占比最大,達47.78%;大專學歷畢業生占比45.21%;碩博學歷畢業生占比達7.01%。
為吸引更多高素質青年人才來青創新創業,去年青島接連重磅推出多項人才政策,其中為碩士學歷及以上青年人才發放一次性安家費,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萬元,碩士研究生每人10萬元一次性發放也頗具“誘惑力”。此外,住房補貼對象目前擴大到本科生,按照本科畢業生500元/月,碩士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研究生1200元/月的標準予以補貼。這些補貼政策為高學歷人才的流入奠定了基礎。
教育/培訓行業成青島吸納外來畢業生的重要陣地

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21年春招季流入青島高校畢業生從事行業最多的是教育/培訓行業,占比達8.4%;其次是貿易/進出口行業,占比為7.57%。
2020年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的出現,進一步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爆發。青島教育資源豐富,在線教育企業在疫情期間獲取了海量流量,加速了行業成長,各大教育機構和平臺迎來了用戶數量的爆炸增長。青島國開教育集團的HR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學生就業時不再追求對口,更多的關注成長空間與工作氛圍,向我們公司這種透明垂直化的晉升渠道以及年輕自由的工作氛圍最能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再加上我們所涉及的學科廣泛,對各個專業的畢業生都有需求,包含醫學、工程、計算機、管理、藝術等各類專業;只要能力過關,對我們來說學什么專業都可以聘用的。”
青島教育/培訓行業最具吸引力,校招月薪達12428元

由上圖2021年春招季青島校招十大高薪行業來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化平均薪酬遙遙領先,達12428元;其次為貿易/進出口行業,市場化平均薪酬為10555元;制藥/生物工程行業排在第三位,市場化平均薪酬為10509元,較高的薪資水平也為青島吸引外來人才提供堅實基礎。
青島一家培訓機構的初中英語老師表示:“我現在負責4個班的英語課程,每天8個課時基本屬于飽和狀態,每月到手工資近萬元。”同樣是青島,另一名培訓機構的高中教師表示,每月到手工資在12000元左右,工資也會受教學班級人數有所浮動。目前教師崗位的待遇還是比較可觀的,培訓機構的老師薪資待遇與其工作量成正比,因此為了更高的收入,這些老師也會拼盡全力、竭盡所能地去教更多的學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注:文中數據為齊魯人才網正在發生招聘交易的市場化人才需求,時間截止日期為2021年4月20日。
責任編輯:榮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