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9月1日下午,位于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港東社區漁碼頭一派繁忙景象。4個月的休漁期結束,開海后的第一批漁船滿載而歸。據統計,本次出海船只大約在160艘左右,出海人員200余名,總收獲量約4萬斤。
下午兩點半左右,陸續歸來的漁民在路邊支起帳篷,沿街販賣剛剛打撈上來的海產品,碼頭西側的街道兩邊已擺得滿滿當當。停車場停了不少采購商的貨車,除了附近居民,也有不少市民從市區驅車趕到碼頭,希望第一時間采購新鮮的海產品。
記者觀察到,港東碼頭海貨以蠣蝦、比管、鯧魚、蝦虎、梭子蟹為主,基本每個攤位都有這幾樣產品。比管每斤價格在18元左右,蠣蝦在20—30元,蝦虎在15—30元,梭子蟹則視大小,每斤價格30—50元不等。同時,也有一些對蝦、帶魚、鰻魚、小章魚、舌頭魚和干貨制品分散在各攤位,豐富了市民的購買需求。
雖然天氣炎熱,但市集依然非常熱鬧。市民張先生自行準備了塑料水箱等容器,正在和攤主嫻熟地討價還價,最終買下了一箱蝦虎。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家人是專程從市區開車過來,“我們一直等著吃本地海鮮,所以特地過來多買一些,也能送給親戚朋友。”
眾多海產品中,王哥莊本地的特產蝦虎和梭子蟹無疑最為搶手。漁民王女士和記者介紹,自家的船較小,出海一次收獲量在100斤左右,僅梭子蟹就會占到4到5成左右。“像我們東西不多,很快就全部賣完了。”王女士說。
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漁業工作人員劉正龍和記者介紹,港口附近居民大多從事漁業,漁民年齡在五、六十歲左右。因為疫情關系,今年休漁期實際較往年有所延長,漁民對開海的期待度和熱情度很高。據他觀察,開海首日出海船只有160艘左右,出海人員為200余名,首日收成較往年有所提升,共收獲約4萬斤海產品,單船最高收獲量為300多斤。以當天收成推算,每艘漁船到年底預計會產生十余萬的凈收入。碼頭一側的商家如漁家宴等,也將進入旺季。
同時,港東碼頭因位于嶗山北麓,三面環海,利于海釣,在開海首日,碼頭北側和東側吸引了不少垂釣愛好者聚集,構成另一片嫻靜的區域。一位愛好者和記者表示:“如果趕上周末人肯定會更多,我們今天也算鬧中取靜,趕了個巧。”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最近幾天,港東碼頭的漁船都將在下午回程,市集也于下午舉行,一般在5點左右結束。之后將根據潮汐作業,集市時間早晚不等,有購買需求的市民可以提前搜索好時間,再來碼頭。(青報全媒體記者 羅震 通訊員 招婷婷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