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今年休漁期前的最后一天,青島各漁港碼頭迎來最后一船本地小海鮮。蝦虎、八帶、小黃花、螃蟹等價格也隨即上漲。早報記者探訪調查發現,隨著長達4個月的禁海開始,許多漁家大嫂趁著退潮,在淺海灘收獲大量野生海蠣子和海菜等出售,也有不少漁民穿上水衣在淺海中挖捕蛤蜊。由于近年來海洋生物多樣性得知較好改善,嶗山灣、鰲山灣等海域出現了豐富的小海鮮聚集現象。像本地野生蛤蜊、海蠣子成了漁民趕海收獲的主要特色產品。兩名海民兩個小時就能收獲上百斤野生蛤蜊,在豐富市民餐桌的同時,也為休漁期間漁民增了收。

目擊:最后一船蝦虎上岸
昨天中午,位于鰲山灣畔的七溝二村碼頭上熱鬧非凡,隨著小漁船靠岸,帶回不少本地小海鮮,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漁港碼頭上選購。“明天就禁海了,這是最后一船蝦虎。”一名漁民介紹,盡管休漁前最后一趟出海,遇到不太好的天氣,但還是堅持在海上捕撈了4個多小時,收獲還算不錯,100多斤蝦虎每斤70元,一上岸就被人搶光了。記者注意到,滿滿兩筐新鮮的蝦虎剛從漁船上搬上岸,就有商販抬上了貨車拉走了。
“最后一次出海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小漁船,拉回來的主要以蝦虎、八帶、小黃花和小螃蟹等,價格比前幾天貴了一些。”漁民于共祥說,他們村大部分出海捕撈的漁船,已經被附近的漁家酒店提前承包了,上岸的一些小海鮮全部有買主了。“過了今天,再想吃本地小海鮮,就要等4個月之后了。”港東碼頭漁民李先生說,因為休漁首日就是五一小長假,當天是碼頭漁家宴一年中最紅火的一天,所以許多漁家宴老板都會提前備足小海鮮,等著市民前來品嘗。
記者看到,上岸的最后一船小海鮮多為小黃魚、黑頭和黃姑魚,偶爾捕撈上來的幾只螃蟹,每只價格賣到了50元以上。船老大呂先生介紹,今天是休漁期前最后一船,雖然捕撈的全是個頭不大的小海鮮,但價格比平時貴了一倍。 記者在港東碼頭看到,幾十艘漁船已經固定碼頭,有的已經上岸開始整修。

說法:上岸后忙著拆解網具
“上半年的捕撈工作就算結束了,出海捕撈的收入還算可以,明天中午以后就休漁了,要把船上的漁網全部拆下來,重新修補。”昨天中午,即墨區豐城社區七口村漁民宋新豐,將自家的一條漁船重新固定在了碼頭上,又和妻子一起將船上的網具全部拆解下來,用三輪車拉回家修補。
“每條漁船上都有好幾套網具,一般在捕撈作業過程中不會集中修補,到了休漁期再補,這樣耽誤不了正常捕撈。”在即墨七溝碼頭,數百條小漁船全部靠岸,而眾多船老大都在船上收拾網具。漁民于海港介紹說,把船上的漁網拆下來,整理后送到村西頭,那里有專門修補網具的老漁民,由于休漁期還要進行海上養殖,還要抽時間修船,所以修補漁網就要花錢找人修。每修一張大漁網需要上百元錢,一條船上有四五套網具,花上幾百元請人修補也劃算。據了解,每年到了休漁期,在即墨鰲山、豐城和田橫等沿海一帶的漁村里,都會有專門幫人修補漁船、漁網的老漁民,3個月下來,一名漁民修補漁網就能賺8000多元。
亮點:兩個小時收獲百斤蛤蜊
今天春天,氣溫上升后,在即墨區東部沿海灘上,出現了專門挖蛤蜊的漁民。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海洋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鰲山灣淺海灘中出現了不少野生蛤蜊等貝類海鮮。隨著休漁期來臨,當地許多漁民將漁船靠岸后,又穿上水衣開始挖起了蛤蜊。4月30日上午,隨著潛水慢慢退去,10多名漁民拿著鈀子、鐵揪和網具,在齊腰深的海水里展開蛤蜊捕撈大戰。
記者看到,漁民用鈀子和鐵揪,深入海底挖出泥沙后,放里事先準備好的網具里,隨著泥沙被海水沖洗后,剩下的只有蛤蜊了。兩名漁民在海水里大約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后,足足挖到出了幾十斤蛤蜊。一名漁民介紹,這些都是野生蛤蜊,相比養殖蛤蜊,雖然個頭看上去較小一些,但味道十分肥美,如果遇到運氣好,兩個人兩個小時就能挖到100多斤,按每斤5元計算,就是500元,和出一趟海的收入差不多。
“去年海灘上還沒有見這么多蛤蜊,從今年開始才發現有不少蛤蜊。”七溝一村漁民于秀華說,以前海灘上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野生蛤蜊,但數量極少。從今年春天開始,漁民發現每次潮期過后,淺海處泥沙中的蛤蜊數量越來越多。于是,許多漁民就開始專門挖蛤蜊賺錢。“野生蛤蜊一般都生長在1米左右的海底泥沙中。所以捕撈時需要借助鈀子、鐵揪和網具進行。漁民將蛤蜊和泥沙全部挖出,放在網具里經過海水自然沖洗后,就只剩下干凈的蛤蜊了。”于秀華說。

進展:休漁期趕海照樣賺錢
“這些都是一大早在近海的灘上撿的小海鮮,鮮著呢!”昨天中午,即墨七溝村碼頭上,一名漁家大嫂,將自己剛剛撿來的小海螺和小螃蟹等擺在碼頭上,因為正好是小長假第一天,許多市民圍在她的攤位前購買小海鮮。記者發現,在鰲山灣不少淺灘上著潮水退下,許多人拿著趕海的工具,捕撈海蠣子和蛤蜊,不到兩個小時,一名漁家大嫂就收獲了10多斤野生海蠣子。
“雖然要封海了,但可以到海灘上撿一些小海鮮,像巖石上的野生海蠣子、小海螺等。運氣好的時候,還經常可以撿到小螃蟹、沙蟲等,而這些小海鮮都很搶手。”七溝二村一名漁家大嫂興奮地說,她家的漁船已經固定好了,漁網也收拾起來了。往日,老公出海回來,她忙著收拾海鮮,但休漁期來了,她在家沒事可做,就趕海撿一些小海鮮,加上自己做的一些蝦米等干海鮮產品,在碼頭上擺個攤位,在休漁期內也是一個不錯的營生。
記者了解到,青島7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以海灣居多,在大大小小的海灣里,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比如在海灘的巖石中,當地的漁民經常能收獲一些野生的海蠣子。對靠海為生的漁民來說,這一季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工作人員稱,青島前海一線的漁民,都有趕海撿小海鮮的習慣,到了休漁期,漁民撿小海鮮的人數也會不斷增加,這也是沿海漁家宴小海鮮的主要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