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發(fā)布微博稱,“豬堅強”的情況很糟了。澎湃新聞注意到,建川博物館官微4月30日也提到,“豬堅強”可能即將走完整個生命旅程。在樊建川5月1日發(fā)布的視頻中,“豬堅強”躺在地上,顯得瘦骨嶙峋,身上出現(xiàn)皮膚潰爛的情況。
建川博物館一名工作人員5月1日告訴澎湃新聞,目前“豬堅強”狀況確實不好,“已經(jīng)一兩個月了,站不起來”,需要飼養(yǎng)人員扶它翻身,定期做些清理。據(jù)該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博物館方面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了相關機構(gòu),“在它撐不下去的時候,會考慮實施安樂死”。此外,“豬堅強”遺體或被制作成標本。
視頻來源: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微博@樊建川
此前,建川博物館官方微博4月30日稱,這幾日,有好多小伙伴都在關心“豬堅強”,詢問“這只堪比百歲老叟的明星豬可還安康”。飼養(yǎng)員說,“豬堅強”太老了,十四歲的它,腿腳已經(jīng)很不方便,起身相當吃力,必須依靠人類拉扶才能站立,“它可能即將走完整個生命旅程。”
上述微博提到,從2008年的地震廢墟中走來,豬堅強已經(jīng)在建川博物館生活十三年了。建川博物館微博稱,它真的太老了,即將終其天年。
今年,“豬堅強”已經(jīng)14歲了。“豬堅強”原是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zhèn)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養(yǎng)的一頭母豬,2008年汶川地震后被埋廢墟下靠吃木炭和水頑強維持生命,被埋36天后得救。被埋期間,其體重從原來的300斤減到僅100斤。被救后,許多市民、網(wǎng)友呼吁,不要把這頭豬變成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并為其取名“豬堅強”。
2008年6月,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zhèn)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1.38萬元將“豬堅強”從原主人萬興明手中買下來。“我本意只是不想讓它挨刀,但是它一口氣活到了今天。”樊建川曾在接受采訪時感嘆,“豬堅強”之所以受到這么多關注,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的美好意義。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