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平均年齡27歲的科研團隊多領域攻關——
海大秦沖:在新“賽道”研發抗癌藥

■5月5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奮斗的青春”為主題,報道了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沖。
5月5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奮斗的青春”為主題,報道了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沖。這位34歲的青年人是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目前正帶領團隊研究抗腫瘤新藥。“通過‘靶向蛋白降解’策略開展新藥研究,不僅能調控整個目標蛋白,還能進一步將目標蛋白‘打碎’,治療效果更好。”秦沖說。
秦沖高中畢業于青島五十八中,2010年本科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應用化學系,2015年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藥物化學專業,2016至2019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師從國際著名藥物化學家王少萌教授。
本科、研究生期間,秦沖攻讀的都是化學理論方面的專業,而博士后研究卻選擇了做抗腫瘤藥物方面的研究,這個選擇源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考察,秦沖被選為學生代表發言,曾當面聆聽總書記的教誨。秦沖說,“我們青年科研人員的價值觀決定了研究的初衷和方向,從那開始,我就在想我的研究應該更‘接地氣’一些,以解決人們的實際需要為首要目標,所以選擇了做抗腫瘤藥物的研究方向。”
2016年,秦沖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他說:“出國的時候我就想,要學習國際先進技術,帶回國內做有價值的事。”因此,2019年學成之后,面對青島市政府與中國海洋大學伸出的橄欖枝,秦沖沒有猶豫,選擇回到家鄉開展新藥研究,被聘為山東省泰山學者,獲得了人才綠卡,同時入選了中國海洋大學“青年英才”第一層次教授。
在青島,秦沖的研究得到了人力、物力、財力等全方面的支持,300萬元啟動資金很快撥付到位,相關的研究人員也任由秦沖挑選。
正如海大醫藥學院黨委副書記、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棟華所說,秦沖的研究方向代表了我國新藥創制的領先賽道,通過引進這樣的人才,能真正把海洋藥物開發帶上新高度,為我國新藥研究贏得更多國際話語權。我國現代藥物研究奠基人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等老前輩也經常鼓勵和支持秦沖團隊的研發工作。
秦沖的實驗室設備配備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標準,為靶向蛋白質降解藥物的研究提供了高效率、高水平的設備保障。秦沖的團隊有20余人,其中包括5名博士、2名在讀博士以及10多名碩士及在讀碩士,平均年齡27歲。目前,秦沖率領團隊在結直腸癌、胰腺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領域展開了攻關,進展順利。“尤其是在結直腸癌新藥研發方向,我們已經有所突破,預計未來幾個月可確定候選化合物,此后便可繼續開展臨床研究。”他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