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區高村鎮韓家村是個人口不到百戶的小山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主要來自種地。如何讓這個小山村發家致富,成為韓家村黨支部書記曹術友的心頭事。
2020年,曹術友帶領韓家村在全鎮率先開始信用體系建設,通過志愿服務發動村民站崗執勤,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
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鄉村治理新變化,在此基礎上,韓家村又決定引進菊花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項目敲定了,可資金又成了大問題。正當村里陷入困境之時,高村鎮黨委政府在了解韓家村的實際情況后,協調2萬元資金,幫助韓家村購置了19萬棵北京菊苗。
同時,高村鎮結合信用體系建設,采用志愿服務的形式,發動周邊5個村莊的志愿者共同參與到菊苗種植過程中。就這樣,19萬棵北京菊苗便扎根在韓家村流轉過來的33畝“信用農田”中。
此后,在菊花的施肥、澆水、除草等各個階段,村里都以志愿活動的形式發動村民參與。2020年10月,菊花進入收獲季,曹術友和村委們商議后,決定往深加工方向發展,從原來的出售鮮花到加工成菊花茶銷售形成產業鏈。
從此,韓家村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2020年當年33畝菊花生產成品干菊花(乳荷)1800斤,精選一等品優質菊花茶1500斤,經文登區產品檢測中心全面檢測,各項指標均達到食品藥品安全標準。在線上、線下銷售共同發力下,韓家村的菊花為村集體帶來13萬元收入。
可觀的收入讓韓家村的村民們笑開了花,大家伙兒參與志愿活動、打理信用農田時也更上心了。眼下,北京菊又到了新一輪的生長,村民們紛紛投入到菊花的育苗當中。
特色產業讓韓家村收入不菲,信用體系使得村黨組織更有威信,村民的生活環境也更加舒適,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山村正冉冉升起。
韓家村的成功例子只是文登區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如今“信用農田”模式已在全區推廣,僅高村鎮便有三處信用農田以及一處信用果園,信用體系在鄉村振興路上發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我們現在更加注重培育信用文化,讓人們在‘積信有好報’上達成共識,讓鄉村振興的信用氛圍濃郁起來,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注入滿滿正能量。”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相關負責人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孫柯/文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