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9日訊 赴上海專業實訓期間,置身這座城,路過的、看到的、體驗的一些生活細節,總能成為實訓隊員聊天、討論,進而走向深入探索的話題。如每天往返浦西、浦東,腳下的南浦、楊浦大橋,包含了怎樣的時代記憶;上海發達、便捷的高架、軌道交通,以及現代化的地下空間,融入了設計者怎樣的智慧;深刻體現“兩個人人”理念的楊浦濱江,工業遺存與自然公園共存,這么美麗的景觀由誰來設計?
帶著諸多疑問,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市政總院)的名字“浮出水面”,一代代設計師艱苦奮斗的故事及努力拼搏的身影,也永久留在了上海城市“母親河”黃浦江的兩岸。
為對標一流、學習先進、開闊視野、搭建橋梁,今日,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來到上海市政總院參觀,并以在青“項目落地”為紐帶,探討進一步合作共贏的可能。

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陳智海(右二),上海市政總院總裁、副書記雷挺(右一)在上海市政總院院史陳列室。
上海市政總院創建于1954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市政設計院之一,“不新不出院,出院質量第一流”口號一直沿用至今。經過60余年的發展,上海市政總院從一家3個專業、150多人的工程設計單位,發展成為專業齊全,涉及規劃、工程設計和咨詢、工程建設總承包及項目管理全過程服務,擁有近5500名員工的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茅,2020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也是“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一張靚麗名片。
當天下午,專業實訓干部參觀了上海市政總院院史陳列室,詳細了解了上海市政總院發展歷程和經典市政工程項目。座談交流中,雙方還圍繞企業發展戰略、EPC業務、公司管控模式、組織架構、市場開拓和人才引進等方面充分交換了意見。

上海市政總院院史陳列室。
“技術創新,科技興院,是上海市政總院的‘秘訣’。得益于技術創新,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固廢處理、土壤修復、智慧水務、生態景感、多桿合一等新專業、新領域,迅速成長為該院新的經濟增長點。”學習過程中,專業實訓干部劉源遠說,“市場做大了,該院還在持續做‘深’,即在做強設計咨詢核心板塊的同時,還向城市建設綜合服務商轉型,從早期單一設計到現在規劃、研發、勘察、設計、造價、審圖、監理、建造、設備集成、工程總承包及項目管理、運營維護等,這種‘一攬子’‘交鑰匙’服務,也是我們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所要對標的標桿榜樣。”

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在上海市政總院座談。
據悉,上海市政總院與青島淵源有自,位于德縣路23號的第七設計院(即青島分院)籌建于2005年。小澗西生化處理廠改擴建、百發海水淡化項目、上合示范區地下空間打造、膠東機場快速路、風河快速路、西海岸濱海大道改造等項目,均活躍著上海市政總院的身影,“網紅”打卡地星光島珊瑚貝橋,也出自上海市政總院之手。
上海市政總院總裁、副書記雷挺說,此次交流,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聯系,上海市政總院將積極與青島展開緊密合作,講好上海市政總院在青島的“建設故事”。
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臨時黨總支副書記陳智海表示,作為連接上海與青島的紐帶與橋梁,專業實訓隊將一如既往做好銜接工作,以“項目落地”為紐帶,助推兩地在更多領域開展深層次互利合作。(青島日報/ 觀海新聞駐滬記者 胡相洋 文/圖)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