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保證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順利落地,滿足患者合理用藥需求,今天(1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公布《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雙通道”措施主要是為了解決百姓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談判藥品的購藥需求問題。
近期,有百姓反映自己使用的藥品明明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了,可是醫院里卻買不到,不清楚這是為什么?我們先來了解,一粒藥進入醫院的程序。
一粒藥進入醫院大體分為5個步驟:
1.首先臨床醫生評估藥品的風險和收益后,向科室提交用藥申請;
2.科室進行初步遴選;
3.再提交給院醫藥委員會,委員會對藥品生產許可證等文件進行形式審核;
4.之后,醫院定期召開新入院藥品遴選會。遴選會上,申請人圍繞藥品申請理由、與現有藥品的比較、不可替代性等方面著重進行介紹。專家進行提問討論,并獨立投票。最終贊同票數超過參會專家人數2/3時視為通過;
5.最后,醫院從中標的供應商中遴選該藥在醫院的配送供應商,在醫院院內網公布過會藥品和暫停藥品情況,藥劑科執行采購任務。至此,一粒藥才算完成了入院流程。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趙斌表示,目前大型的三甲醫院,通常不會超過1500種,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等級、不同定位的醫院,患者的疾病組不同,臨床藥物治療需求也不同,因此醫院藥品的遴選主要與醫院的功能定位、與臨床科室的專業方向非常密切相關,因此不同醫院的藥品目錄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