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武漢部分地區遭遇10級雷暴大風。當日13:30,湖北高藝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兩名工人對三陽路幕墻工程進行保潔作業。14:30大風驟起,載有兩名工人的吊籃被吹起撞擊大樓幕墻。14:50救援人員救出兩名工人。目前,兩名工人搶救無效死亡,該項目負責人已被控制。
來源:環球網
縱觀整個事件,5月9日武漢氣象部門預報,“10日白天多云轉陣雨,午后伴有雷電;晚上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武漢市氣象臺在5月10日13:33和14:10連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和大風黃色預警。從預報和預警的時間看,高空作業的工人本應有充足時間轉移到安全地帶。然而不論是預報還是預警,最終都沒能挽救這兩名工人的生命。雷電、大風、暴雨,這起事故看似是極端惡劣氣候下的天災,實則是相關負責人不作為、亂作為,安全生產應急機制失靈下的人禍。
為何天氣預警已發出,工人仍在高空作業?雖然目前尚不得知,相關負責人為何在“雨水頻繁期”要求工人進行戶外幕墻保潔作業,相關負責人是否在預警發出后進行過應急處理,但是兩條生命逝去的背后無疑是安全生產應急制度的失靈。如果事故的深層次原因不是偶然的疏忽而是利益驅使的必然,則更值得警醒。正如一些網友所說,“環境惡劣你不干,有人干”,“刮大風的時候我還見到有蜘蛛人吊在樓上被吹來吹去呢”,如果企業單純強調利潤、管理部門監管缺位,沒有安全生產的制度化、規范化,類似的悲劇便難以避免。無論如何,這起事件都應調查、追責到底,還社會一個真相。
在全球氣候變暖等效應影響下,極端天氣常態化已經成為所有城市必須面對的治理危機。面對上述事件發出的警示,有關各方應對安全生產應急制度引起高度重視,極端天氣的影響必須被納入其中,無論是企業細化落實責任與義務,還是為群眾監督舉報創造條件,必要的措施必須加強。希望歷經了疫情重啟后的千萬奮斗者,每一個都能從自己的崗位上平安歸來!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