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5月12日2版
20個區市和部門相繼走進直播間與市民互動,3722條有效留言全部得到回復——
民生在線:升級兩個月“圈粉”100萬


市民和記者在線“出題”,區市和部門實時“答題”。由市政府辦公廳和青島日報社聯合打造的全新升級版“民生在線”自3月2日上線以來,目前已有20個區市和部門的嘉賓走進“民生在線”直播間“應考”。作為全新升級的政府服務平臺和百姓網絡問政平臺,“民生在線”在流程再造、架構創新、融媒傳播等舉措的合力加持下,實力圈粉,流量爆棚,參與網友人數累計突破100萬人次。
影響升級,政務要聞權威發布
統計數據顯示,在以往“民生在線”網談中,通過手機端參與活動的市民占90%。據此,升級版“民生在線”進行流程再造、資源整合,增加觀海新聞客戶端網談入口,進一步暢通市民問政的參與渠道。目前,市民可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青島新聞客戶端和青島新聞網三種線上渠道參與網談,市民的大事小情通過“兩端一網”直達部門“一把手”。
青島6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哪些福利政策?“專精特新”企業能獲得多少財政獎勵?小區里遛狗不拴繩傷人要負法律責任嗎?環灣路可否增設公交車站?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今年還會不會出現滸苔?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網談嘉賓一一為市民釋疑解惑。截至5月10日,升級版“民生在線”共舉行20場在線網談,參與市民達1021630人次,收到有效留言3722條,相關區市和部門已經對有效留言全部進行了回復。
升級版“民生在線”不僅是政民溝通的“云客廳”,也是政務新聞首發、政策解讀的官宣平臺。參與網談的區市和部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紛紛通過“民生在線”平臺述工作、亮成績、談計劃、展愿景,并精心備好利企惠民的“干貨”與廣大網友分享。黃水東調青島承接工程今年建成、戶籍改革有“四大突破”、今年城鄉低保標準再提高10%左右、青島新機場連接線計劃6月通車、今年財政民生投入將達1100億元、流亭機場區域規劃方案預計今年形成……3月份以來,一個個備受市民關注的大事件通過“民生在線”這一窗口官宣了最新進展。
除了暢通問政渠道廣聽民意外,升級版“民生在線”還增加了輿情分析板塊。每場網談結束后,輿情分析師都會及時梳理和分析網友留言,以文字、圖表、數據的形式形成網談輿情簡報。簡報中包括留言統計、熱點話題、建言獻策、潛在風險輿情等內容,助力參與網談的部門精準“問診”民情民意,有的放矢地回應市民關切,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架構創新,記者出鏡助力問政
“民生在線”在形式架構上也進行了創新,增加了記者出鏡和記者追訪兩大“記者問政”環節,力推市民訴求的回復解決。
“作為創業城市建設的牽頭部門,市人社局將從哪些方面發力?”“已經運行的集團化學校有什么成效?”“市公安局如何部署‘平安青島’建設?”“市交通運輸局承辦的兩件市辦實事進展如何?”……這些緊扣職能部門工作所提的專業問題都來自于青島日報社行業新聞記者。他們發揮多年來深耕行業新聞的優勢,以記者視角聚焦部門工作重點和民生熱點,在“民生在線”直播間現場“問政”嘉賓。這種精準問政得到了網談部門和網友的高度認可。
參與“問政”的除了行業新聞記者,還有青島日報社專職輿論監督的記者。對于因時間關系未獲得當場回復而轉入線下二次回復平臺的留言,或是市民在“民生在線”播出后打來的熱線電話、網端留言,監督記者從中選取共性熱點問題,緊跟職能部門進行追訪。截至目前,《青島日報》已經刊發8期“民生在線·記者追訪”欄目,對涉及17個區市和部門的83個熱點問題進行了追訪報道。
融媒傳播,一次網談“多點開花”
為了擴大“民生在線”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青島日報社采用融媒體傳播模式,對每一次“民生在線”網談活動都進行全程化推廣,對嘉賓在網談中披露的重點、熱點、亮點民生信息,進行多方式展示、多產品剖析、多平臺發布。青島日報社旗下的報紙、網絡、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組成高配傳播陣容,使一次網談衍生出形式多樣的新聞產品,報道內容點面結合,報道形式“多點開花”。比如,《青島日報》對每次網談情況都進行權威發布,并開辟“民生在線·記者追訪”專欄,對市民關心的共性問題進行追訪和報道;青島新聞網進一步豐富“民生在線”欄目的內容,通過網談實錄、網談回顧、線下二答、記者追蹤等板塊對歷次網談進行全景展示;觀海新聞客戶端和青島新聞客戶端除了進行常規新聞報道外,還推出“民生在線·圖解”欄目,直擊網談要點,使每次網談情況一目了然、直觀呈現。另外,每次網談中的“小亮點”被制作成喜聞樂見的短視頻產品,通過抖音號快速傳播。在融媒體傳播矩陣的鼎力加推下,升級版“民生在線”出道即巔峰,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傳播力、互動性和便捷性。(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芳)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