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5月12日訊 “姜雷先生漆器捐贈儀式”5月12日上午在青島市博物館舉行。姜雷此次共向青島市博物館、黃島區博物館無償捐贈漢、宋時期漆器10件套,其中8件套贈予青島市博物館、2件套贈予黃島區博物館,均為姜雷近20年來從美國等地購得。此次捐贈,是市博物館近10年來,單次接受無償捐贈漆器最多的一次。

捐贈儀式上,青島市文旅局相關領導對姜先生藏寶于國的高尚情懷予以肯定和贊揚。青島市博物館邱玉勝館長、黃島區博物館翁建紅館長分別向姜雷頒發了捐贈證書。儀式現場展示了漢黑漆鞘鐵劍、西漢漆耳杯、宋黑漆葵口碗等3件珍貴器物。


這些紋飾精美的西漢漆耳杯、風格簡約的宋代葵口形碗、碟,茶則、匕等,保存狀態較好、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與藝術收藏價值。其中漢代黑漆鞘鐵劍與漢代黑漆鞘環首刀較為少見,價值非凡。捐贈完善了市博物館收藏序列、豐富了館藏漆器類型、充實了展覽內容,為市博物館漆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本次捐贈結束后,青島市博物館將長期在本館“百工奇技——館藏古代工藝品展廳”設立“姜雷捐贈文物”專題展柜,以供觀眾觀賞這些海外歸來的珍貴文物。
所捐宋代葵口碗為藏家首件漆器珍藏
姜雷,祖籍山東,是著名收藏家,父母均為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學生。他從小受家庭熏陶,喜歡古玩,熱衷收藏,于20年前開始收藏漆器,以宋代為主,亦不乏戰國和漢代珍品。此次捐贈的宋黑漆葵口碗對姜雷而言意義非凡。據姜雷介紹,20年前他在紐約長島的一家古玩店偶遇此碗,駐足良久。觀之,葵花形托盤雖略有變形,但碗盤之間別致造型猶如花葉,相得益彰并散發出柔和的光澤;撫之,輕巧堅韌,整體透露出宋代漆器簡約素雅的時代特征。店主介紹此器物為圈疊胎,是用來溫酒的。姜雷喜歡至極,不惜花費自己近一年工資購得,從此開始了他的漆器收藏。
本次是姜雷近年來對國內博物館的第4次捐贈,他已先后3次向國內博物館進行了捐贈:2015年12月,向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捐贈3件漢代漆器;2016年3月,向浙江省博物館捐贈戰國漆樽、漢彩繪鳥獸云氣紋耳杯和漢黑漆戧刻渦紋鐵劍等3件漆器;2017年1月,向海南省博物館捐贈漢黑漆描紅耳杯等3件漆器。其所捐贈的文物,品相極佳,工藝罕見,填補了這些博物館的藏品空白,得到了國內博物館界的關注和盛贊。

市博物館與藏家建立起“藏寶于國、禮遇于民”良性互動
近些年,青博制定并完善了包含日常性征集和專項征集的《博物館藏品征集制度》;并通過借力主題展覽、關注重大事件、個藏助力展覽等方式,拓寬征集渠道,開展了“本土名家收藏工程”、“李汝寬家族捐贈陳列”專廳以及“抗戰記憶”、“建黨百年”、“山東發展變遷”、“改革開放40周年”、“抗擊疫情”等主題征集活動。禮遇捐贈者,延續博物情,為每一位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并特別設立了文物捐贈者榮譽墻,將百余位曾向市博捐出國家三級以上文物的捐贈者姓名銘刻于上。在國際博物館日和中秋節等時節,走訪功勛捐贈者,邀請他們來博物館共度美好佳節;基本陳列文物標識出捐贈者姓名,逐漸建立起“藏寶于國、禮遇于民”的良性互動關系,使捐贈品成為博物館與收藏家持續友好交往的紐帶。
在“以物代人、以物敘事、以物傳情”展覽與傳播理念影響下,青博在發掘、整理、闡述文物故事的過程中,充當文物的守護者、文物價值的闡釋者與創造者。為捐贈品營造“潔凈、穩定”的收藏和展示環境,關注文物的原生價值、動態價值、藏品間的關聯價值,通過特定的語境化解讀與恰當的組合化闡釋,綜合展示其歷史、藝術、科學、文化價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更多的文物愛好者與收藏者參與到文物捐贈與保護中,讓入藏的文物成為每個時代的獨特印記,以真正引發大多數觀眾的共鳴,煥發文物的光彩和魅力,發揮歷史文化傳承的影響力、感染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修訂)第十二條第(三)項規定:“有下列事跡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國家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或者為文物保護事業作出捐贈的”。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