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3日訊 “原來我們班組干200多平方的胸墻鋼筋綁扎要用將近30個小時,現在20個小時就能干完了?;罡傻每炝?,大家收入就漲了,我以后每月能多掙3000多塊錢,這么算下來一年能多掙小4萬塊錢哩!等明年就不讓媳婦在工地干了,專心在家看孩子”。參加了5個課時培訓的鋼筋工劉紅洲,在得知工作效率提高了、收入將會有明顯提升的消息后,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鋼筋工二班組經培訓后工效明顯提升。
近期,中建筑港集團女島港升級改造項目(以下簡稱“女島項目”)聯合黨支部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為身邊群眾服務的動力,摒棄以往大水漫溉式培訓,創新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專門為工效低、技能差、學徒工較多的班組定制培訓課程,以提升工友職業技能、就業競爭力以及收入水平。5月10日,為期5天的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圓滿結束。

項目總工張雨在給參培工人考核評分。
培訓采用課堂理論講解和現場實踐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理論授課由項目技術人員編制培訓視頻,注重案例生動、通俗易懂;示例講解后現場隨即進行實踐指導,堅持“一對一”、“手把手”教學,確保參訓人員真正掌握技能。培訓期間制定授課計劃,會議室懸掛網狀圖,培訓結束后由授課老師結合參訓人員的理論考試和現場實操情況給予綜合鑒定。

圖為鋼筋工劉紅洲。
自開工以來,該項目累計組織一線工人專題培訓10余場,覆蓋500余人次。此次培訓利用近期青島極端大風天氣、海上無法施工作業的間隙,為鋼筋工2班組和模板工1班組的22名工友提供“一對一”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施工技術應用、技能素質提升和安全健康知識等,切實解決部分農民工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其技能、增加其收入。據現場了解,劉紅洲、陳為合所在的鋼筋班組經過系統培訓后,整體工作量有了明顯提升;于守寶所在的模板班組學徒較多,培訓后在所有班組中,拼裝速度和質量均能達到中等水平。工人薪資發放形式采用的是計件工資制,通過工作量多少決定工資收入高低,參訓工友通過此次技能培訓,工作質量和效率有顯著提升,人均收入預計增長近2000元,部分學徒工通過培訓提前轉正,人均收入預計提升3000元左右。
2020年4月,即墨區啟動了女島港升級改造,這座老港口未來年吞吐量將晉升至“百萬噸級”。為保障項目如期交付,春節假期以來,項目方采取不間斷施工模式,增加進場工人和機械的數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目前沉箱安裝接近尾聲,水上部分建設全面展開,碼頭主體的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工序正在有序推進當中,力爭六月底之前工程全部完工。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胡順靜)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