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3日訊 生物醫藥是上海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在張江參觀學習不時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你在路上遇到的某個騎共享單車的人,可能正是企業想找的人。超過4萬名的生物醫藥人才在這里集聚,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藥公司,已有7家在張江布局了研發中心。為零距離感知生物醫藥在張江高度集中的產業發展生態,尋求青滬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契合點,今日,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來到張江科學城諾華上海園區參觀學習。

諾華是全球醫藥健康行業的跨國企業集團,世界三大藥企之一,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作為一家創新驅動型企業, 2016年,在上海正式運營的上海研發中心成為繼瑞士、美國之后的諾華全球第三大綜合性研發中心,內有700多名科學家致力于研發突破創新性藥物。
創新,是張江藥谷與生俱來的基因,生物醫藥領域研發創新能力領跑全國。
“研發是我們的DNA,是諾華生命力的源泉。‘對病患具有重大影響、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這是企業創新的核心‘靶向’。”參觀中,諾華腫瘤商務總監辛會毫介紹,在諾華藥物研發戰略中,約50%是針對惡性的、進攻性癌癥、腫瘤,及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等眾多領域。
藥物的生產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尤其是新藥研發,需要從科研、技術、人才培養開始,諾華選擇面對的是威脅全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企業每年將銷售收入的近20%,90億美元投入到風險巨大的研發之中,核心“武器”就是創新。

參觀中,工作人員向專業實訓干部介紹了諾華上海園區的創新設計理念及諾華發展史;在諾華中國大學培訓室,辛會毫就諾華腫瘤在中國的創新藥引入情況和醫療服務進行了深入講解;諾華制藥人才發展與培訓負責人王星恒,還向專業實訓干部講解了外資企業在選人、用人、績效考核等人才發展和管理方面的具體舉措。

“在諾華實訓兩個月來,積極參與實訓企業高管招聘、合作伙伴洽談、市場戰略調整等日常工作,得到實訓企業的悉心培養,真正做到了沉浸式體悟。同時,利用實訓單位的頭部企業信息資源,我還主動‘出擊’,先后走訪了國藥控股、圓心醫療等10余家醫藥企業。”通過全場景歷練,自西海岸新區醫保局的專業實訓干部王本軍說,“張江在醫學、醫藥、醫械、醫療的‘四醫’聯動上尋求發展,為全產業鏈的發展制造核心驅動,引領產業再出發。正因如此,生物醫藥企業在張江感受到了上下游支撐服務和產業協同正在趨于最大化。”

專業實訓干部王軍在復星集團實訓,復星醫藥在藥品研發制造、醫療器械等領域也擁有領先規模和市場地位。王軍說:“上海跨國企業、民營企業這種自主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做法值得青島企業對標學習,也將積極吸收諾華、復星等企業發展的良好經驗,發揮對外開放優勢,用創新倒逼改革,優化創新改革發展環境,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滬記者 胡相洋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