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體制機制改革以來,面對土地等要素資源日益緊張的現狀,一邊是大量閑置低效用地在‘沉睡’,一邊是能拉動經濟的好項目無地可用,萊西經濟開發區摒棄“等靠”思想,主動出擊,以盤活閑置土地、閑置廠房破解招商引資土地制約、加快發展動能轉換為有效途徑,以“畝產效益”作為項目建設核心,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讓土地的一分一寸都有產出、見效益。積極探索“土地矛盾題”解決之道,為發展騰挪空間,讓“老樹開新花”,奮力描繪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畫卷。截至目前,開發區盤活閑置土地921畝,廠房35440平,引進、改造升級企業32家,增加產值26億。
高位推進,全面摸排“底子清”
信息實、摸清脈、算清賬是精準施策的前提。開發區對園區企業生產運營狀況、土地廠房使用情況等展開“地毯式”摸排,全面梳理長期閑置土地、廠房等資源,并將其地址、占地面積、建筑面積、手續情況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司法拍賣、扶持盤活、督促開工、土地收儲等多種方式方法,摸排包括奧日特電器在內的各類閑置資源167處,其中土地24宗約1495畝,閑置廠房124142平。根據分片區、分園區、分行業、分產業的“四分”要求,建立閑置土地數據庫和利用閑置土地招商項目信息庫,制定開發區“騰籠換鳥”攻堅任務,實行“掛圖作戰”。
分類處置,因企施策“匹配準”
“喚醒”閑置資源工作不是簡單的舍棄或收回,而要按照分類處理原則,“一企一招”、“一地一策”巧妙破題。一是對經營困難、長期停產的企業,鼓勵破產清算,再通過二次招商引進優質企業盤活閑置資產。因經濟形勢變化,原青島豐益園有限公司成為“僵尸企業”,公司的50畝土地和廠房被閑置,開發區管委會看準其區位優勢及周邊完善的配套設施,與店埠鎮政府積極協調、呼應聯動,將原本計劃撤離我市的青島西微雅食品有限公司引入該片區域,青島西微雅食品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對50畝閑置土地、廠房進行改造建設,僅用時三個月,就建成年產值突破3億元的新廠區,極大地縮減企業投資周期,同時,讓原企業通過處置閑置資源獲得資金注入新項目,兩家企業各得其所,開發區則成功利用閑置資源讓招引項目落地,達到一舉多贏的效果。
同樣,開發區多方協調、牽線搭橋引入希杰(青島)食品有限公司產業鏈上游公司中和日新(青島)食品有限公司,盤活原青島富海來食品有限公司的閑置土地33.5畝。二是對有虧損、但能維持經營的半停產企業,結合“惠企服務”以及開發區項目調度機制,強化精準幫扶幫助企業擺脫困境恢復生機。原青島麥格耐特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困難,開發區看準其行業前景和上下游的良好基礎,以市政府為軸,多方聯動調度,最終引進的中央直屬企業有研科技集團對該公司資產及業務進行了收購,盤活閑置土地100畝,同時追加投資1億元對閑置廠房進行改建擴建,用于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機械加工及技術改造,生產規模為1000噸/年,僅此一項業務就就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三是對于拿地后長期不建和確實無力開建的企業,主動對接,收回土地。目前已主動約談鑫超繡品等在內的3家投資商,收回土地3宗約72.1畝閑置土地。
產業引導,厘清思路“方向明”
一是對因投資信心不足造成停建、延建的主動上門拜訪,為企業上找門路,下找銷路,引導企業發展方向,打消企業投資顧慮。元亨利自2013年取得土地證以來,地塊一直處于閑置狀態,在開發區管委會的指導下,元亨利徹底放下包袱,明確了年產3500萬元的LED產品研發和生產項目的發展方向并開工建設,讓閑置的41畝土地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同樣情況的還有華創天宏,該公司地塊一直處于閑置狀態,開發區從中做媒,促成其與萊西碳材料商會合作,企業很快上馬了年產800噸高性能碳纖維復合熱場和隔熱保溫材料項目,讓閑置的19畝土地再現生機。
二是針對零散、小塊閑置地,開發區結合土地周邊產業情況,以“標準地”模式為靈感,預先設定招引項目標準,通過“鏈式招商”實現產業聚集。青島盛泰置業門窗廠周邊基礎配套齊全,食品加工企業集聚,開發區將周邊零散閑置地塊進行整合,制定了“食品產業鏈”的招引目標,最終成功引進青島鼎泰東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在一次性處置多塊閑置地零散地的同時,加強了園區內各食品企業的合作,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
三是不斷完善園區惠企政策和方法,通過“鏈長制”和開發區企業賦能中心,全力支持園區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并依托萊西經濟開發區園區大數據管理平臺,每月對園區企業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以大數據分析為導向,精準幫扶企業,持續優化區內營商環境,為園區各類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堅強保障,幫助企業遠離“僵尸化”,針對青島中鴻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廠區地下有天然氣管道,影響企業部分規劃建設的問題,開發區及時對接協調埃維燃氣、市政等相關部門將管道搬遷改線,打通了項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充分挖掘轄區企業土地資源,摸清底子,發揮獎補政策的吸引力,鼓勵企業增資擴建、擴大生產、盤活閑置土地。對青聯門窗、舒美特、新諾科等企業主動上門宣講技術改造獎補政策,一對一指導服務,增強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信心。目前已指導10余家企業升級、擴建、改建,盤活閑置土地250畝,增加建筑面積114232平方米,建成后擴大產值10億元。
下一步,萊西經濟開發區將繼續穩妥推進閑置資源“騰籠換鳥”,挖潛盤活閑置資源,提升開發區土地利用率,推進市場資源要素合理有效配置,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實行源頭防控,強化監管,確保“不欠新賬”。一是高度重視土地規劃和管理。堅持謀劃在前的原則,在招商引資、項目選址供地等前置環節把好“準入關”,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土地的閑置問題,堅決杜絕一邊處置閑置資源,另一邊大量出現新的閑置資源這種“按下葫蘆起來瓢”的現象,提高全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確保不欠“新賬”。二是摒除“撿到籃子里都是菜”的落后理念。在招商引資中,對投資人資金實力、項目技術含量和發展前景、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等嚴格審查,確保項目落地的后半篇文章。在新項目選址規劃方面,倡導共享理念,引導同業態、同類型、上下游產業項目入駐相應片區和園區,努力實現業態契合,產業集聚,設施共享的發展方式;在項目供地方面,以“省一畝是一畝”的心態過好土地“緊日子”,以“畝產效益”為核心,將投資強度、容積率、稅收和區域貢獻等作為拿地立項的基本要件,指導投資商按照相應的投資規模合理用地,避免投資商“圈多建少”、“圈而不建”。三是強化項目用地的批后監管和企業服務。項目協議簽訂供地后,對項目建設情況實行全流程監管,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置,對長期不建、蓄意囤地的投資商“毫不留情”,堅決依法收回土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王鴻博 )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