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5月20日2版

30年推廣種植業新技術320余項、新品種158種,每年培訓7800多人次、實地指導200天以上
專治農作物疑難雜癥的“植物醫生”
“王教授,您看看我這黃瓜葉葉面卷曲且失綠,這是黃瓜生了什么病?”平度市南村鎮崖頭村村民徐禮達日前拿著一把黃瓜葉焦急地來到田野飄香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倫世面前尋求解決辦法。“這是施用硼肥過多導致的藥害,以后注意不要在棚內溫度高時噴藥、不要連續多日噴藥。”聽了王倫世的建議,徐禮達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
王倫世(右)指導農戶如何應對植物病蟲害問題。 馬英歌 攝
據徐禮達介紹,位于平度市南村鎮駐地東北5公里處的田野飄香蔬菜專業合作社是周邊十里八鄉都知道的地方。黃瓜葉鑲了金邊施什么肥、西紅柿受日灼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大大小小的植物問題在王倫世這里都可以解決。
這位現在聲名遠播的“植物醫生”在1985年高中畢業后卻是平度南村鎮中學的一名民辦教師。一個偶然的機會,毫無農業基礎的王倫世在教師宿舍里成功種出了一株蘑菇,這讓他突然對農業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自學農業知識,收集專業實用的蔬菜種植方法和植保技術。
1989年,王倫世下決心告別民辦教師工作,報名參加了中央農廣校的農技推廣中專班,開始系統地學習農業科技知識。此后30年來,他先后自費或免費參加了全國、省、市培訓班200多次,通過培訓學習獲得的培訓證書和結業證書就有20多個。從一個“門外漢”,逐漸成長為農業科技的帶頭人。
從1997年開始,王倫世開始與上級多個農技部門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主要承擔在基地中進行科研項目的試驗、示范、新技術推廣等工作,還參與了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國家863”項目的“多霸”系列田間試驗。此外,他還負責每年為平度的農業部門試驗農藥、肥料50多次,以及黃板殺蟲、聲頻施肥和黃瓜、南瓜、西紅柿等新品種篩選等。
“今年是建黨百年,在學黨史、悟思想的過程中,更加讓我堅定了無私為農戶傳播種植技術以及不斷夯實農技水平的決心。”王倫世說。
多年扎根田野,王倫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農業教科書中沒有見過的“疑難雜癥”。采訪時,他向記者講述了一件往事。數年前的一個春天,南村鎮柏家寨村耿治玉家的大蔥、韭菜、大白菜等作物突然間綠油油的莖葉長出了白芯,這讓見多識廣的王倫世一下子犯了難。為了解決難題,從種子品質、耕地設備、耕種時間、施肥情況、成長周期等因素著手,王倫世用一個月時間調查了周邊20多家農戶,終于找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在這20多戶中,有一家跟耿治玉家用了同樣的旋耕機,我順藤摸瓜發現是旋耕機漏齒輪油導致綠色根莖變白。”王倫世說。
30年間,王倫世推廣種植業新技術320余項、新品種158種;預報、預防蔬菜病蟲害10萬多畝;提供農業市場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6000人次;推廣訂單農業,簽訂訂單2000份;年均為農民上課60多天,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7800多人次,年均實地指導200天以上。
王倫世打開筆記本電腦,向記者展示著儲存的3萬份植物病蟲害標本照片。“這是我數年來的經驗積累。我打算出本書,讓廣大農民在農業種植中少走彎路。”王倫世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孫科強)
黨員檔案
王倫世,男,55歲,青島農業大學客座教授,青島開放大學客座教授。獲得“全國金草帽農技專家”“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齊魯鄉村之星”“青島市鄉村振興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