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不少家住標山路、延安路一帶老屋的居民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2011年,他們從市北區延安路十五大街的開發商——青島威乃達投資有限公司手中領到鑰匙,搬進了高樓新居。5月17日,有市民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網上投訴平臺”反映,十五大街A4區有1000多戶居民已入住10年,卻一直沒有領到不動產權證(房產證)。
十五大街A4區居民沒有證
5月19日下午,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來到十五大街小區探訪,10多名小區居民見到記者,自發上前訴說未辦不動產權證(之前叫房產證)的遭遇。他們表示,包括十五大街A4區的4、5、6、7號樓在內,有超過1000戶居民一直沒有領到證。
十五大街A4區。 劉卓毅 攝
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回憶了事情的來龍去脈。2007年,他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搬出了標山路的老屋。2011年,李先生接到開發商青島威乃達投資有限公司通知,領到了位于十五大街A4區的新房鑰匙,滿心歡喜地開始裝修,隨后搬了進去。住進新房的一家人起初非常欣喜,對于辦證的事情,李先生一家也沒有多想。
2012年,一直沒有接到關于辦理房屋產權證件通知的李先生,找到開發商咨詢。“他們當時說,土地手續有問題,牽扯到‘大證’,讓我們再等等。”李先生稱。此后的幾年,他每年都要去找幾次開發商,但對方一直表示,還得等。
和李先生有一樣遭遇的還有高女士。2011年,高女士也搬進了A4區4號樓的新房。“當時我還問過開發商什么時候能辦證,開發商說不久之后就會統一辦。”高女士稱,入住后,她也遲遲沒有接到辦證通知。起初的兩三年,她每年都會去詢問開發商,對方的答復始終是讓她再等等。后來,高女士也懶得去問了。
房屋曾被開發商抵押,法院查封
2019年,十五大街A4區的居民畢女士得知A1和A2兩區居民可以辦理不動產權證,立刻去找開發商打聽A4區何時能辦證,可開發商依然沒有講明具體原因。不久后,其他居民去房產交易中心咨詢辦理不動產權證事宜后被告知,房產已被法院查封。
這一消息很快在居民之間炸了鍋:自己2007年已簽訂了補償協議,根據協議,這套房子即使沒辦房屋產權證件,也應該是自己的,開發商是如何抵押出去的?他們立刻去法院查詢,得知A4區的房屋已經被開發商當成借款的抵押物,產生法律糾紛后,法院將房屋查封。
今年2月,十五大街A4區的居民們經過查詢發現,被查封的房產已被解封。這一消息,讓居民們長舒了一口氣。按理來說可以推進辦不動產權證了,但三個月以來,事情沒有任何進展。居民們再次起了疑心:這證件到底啥時候能辦?
市北區正在全力推動A4區辦證
為了弄清這一問題,5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青島威乃達投資有限公司采訪。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A4區之前確實有過被抵押的情況,但目前已經解封。目前辦理房屋產權證件的環節,只差房屋專項維修資金部分還沒弄利索。但被問及具體是什么問題、何時能辦理時,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一問題需要咨詢政府部門。
記者在小區調查時發現,沒辦證的A4區居民中,大部分是拆遷戶,也有一部分居民是和拆遷戶簽訂協議,購買了拆遷房。當天下午,記者咨詢了市北區相關部門后得知,A4區未辦房屋產權證件背后的問題涉及較多,而且很復雜。相關部門已經約談過青島威乃達投資有限公司,正在全力推動A4區不動產權證的辦理工作。
記者翻閱之前的報道后發現,市北區政府曾表示,不動產權證辦理是關系到落戶、就學等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區政府高度關注、加快解決的重點民生問題。今年1月,市北區城建局將持續推進歷史遺留項目辦證工作,其中就包括十五大街A4區居民的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劉卓毅)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