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5月21日1版

在數字青島建設上扎實奮進創一流
數字化,當今世界最具顛覆性的力量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把數字強省建設作為“九大強省突破”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強調,要在數字青島建設上扎實奮進創一流,推動青島數字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方向對了,路就不再遙遠。早在2019年,青島就出臺了《數字青島發展規劃(2019-2022年)》,提出打造“數字山東”引領核心區、“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區。兩年來,青島數字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城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然而,與深圳、成都等先進城市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差距。以“城市云腦”建設為例,目前深圳、成都“城市云腦”均已投入運行,其中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已接入全市82套系統,匯集各部門100多類業務數據、38萬多路視頻數據;成都市網絡理政中心已匯聚接入全市220個業務系統和600類近9億條數據資源,而我市一體化城市云腦中心目前還在建設中。正視差距,奮起直追。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數字青島建設對于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義,把數字青島建設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為抓手,加快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高質量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面向未來,青島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圍繞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盡快形成“一超多專”的平臺發展格局,為賦能百業奠定基礎。要抓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計劃實施,積極培育和吸引數字經濟企業,大力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通過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提質增效。要定期舉辦“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活動,開展好工業互聯網“服務專員”活動,促進需求企業與服務商形成有效聯動。
建設數字政府是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的重要舉措。面向未來,青島要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各部門堅持共享是原則、不共享是例外,主動開放部門數據,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資源協同,在共享中實現賦能。要加快建設啟用城市云腦一體化綜合指揮中心,盡快啟用運行指揮大廳和公安、城管、交通、經濟運行等場景一屏接入。要實施“碼上青島”行動,推動政務服務、交通出行、醫藥衛生、文化旅游、體育健身和智慧校園等公共服務領域統一身份認證、多碼融合,真正實現“一碼通城”。要深化“一網通辦”,圍繞出生、入學、落戶、人才服務、惠企資金申請等服務事項,全面推行“一事全辦”主題式服務,實現更多事務“一次辦好”。
數字社會建設直接面向千千萬萬的市民群眾。目前,在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發方面,杭州、深圳、上海等城市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應用,有些方面遠遠走在了我們前面。面向未來,青島要加快建設數字社會,聚焦群眾需求,在交通出行、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推出更多便民惠民的智慧應用,讓群眾更多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要統籌抓好5G基站、“雙千兆”城市、數據中心等建設,加快推動中國聯通山東青島西海岸數據中心一期、中國移動山東青島數據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打造國際信息通信樞紐。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可以預見,“十四五”時期,數字化浪潮將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拓展,持續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澎湃跳動的數字世界里,青島必須加壓奮進,挺立潮頭。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全面推進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青島建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跨步邁進,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