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3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第六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在駐地舉辦第六季首期“青深學堂”,邀請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思康作《深圳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的實踐》的報告。報告圍繞深圳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的三個階段,深圳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改革做法,從六個方面介紹了深圳營商環境改革的成效,還解讀了深圳優化營商環境的三大路徑: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吳思康結合工作,介紹了深圳市通過優化更加便利的投資環境、更加完善的法治環境、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環境以及更加活躍的創新環境來全面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做法。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深圳市政府始終以政策規劃引導資源配置,以市場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務,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國企改革,以市場化手段資助支持企業。同時,深圳始終堅持以國際化提升市場化水平,在產業升級、工業設計、企業布局、人才戰略、教育醫療等方面全面推進國際化。另外,始終堅持以法治化保障市場化改革成果,充分發揮特區立法權,堅持司法相對獨立透明,嚴格執法,為外商投資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體悟實訓干部蘆莎表示,通過這堂滿是干貨的營商環境課程,看到了深圳這座城市風雨兼程40載積累的豐富經驗,深圳用理論和實踐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城市發展的希望之路、復興之路。近幾年,深圳陸續出臺了一些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一條條改革政策包含著深圳人對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也為青島提供了寶貴經驗。“作為一名科技工信部門的工作者,平時與企業打交道最多,有更多機會聽到企業的呼聲,我也深知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蘆莎說,下一步,將結合在深圳的學習體悟,進一步優化工作思路,改進服務方式方法,做好青島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宣傳員、協調員,為青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深圳有著良好的商業生態系統, 但這良好的商業生態系統背后是什么呢?今天聽了對深圳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的介紹,我深深感受到,營商環境是這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招牌。作為民營企業家,我深知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體悟實訓企業家袁瑞釗說,這些年,青島的營商環境也一直在優化,建立市民中心、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各類信息化服務手段,提高公務人員服務意識,作為青島的企業,這是我們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但比起深圳,還有差距,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青島干部到深圳體悟實訓,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通過這種沉浸式的體悟實訓,優化我們自己的營商環境。“我也相信,青島的營商環境一定會有進一步的發展,讓青島的企業感到暖心;青島也一定能夠抓住發展機遇,闖出、創出、干出青島自己的發展之路!”袁瑞釗說。

青島市第六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楊超表示,深圳是一個以改革引領創新的城市,創新的基因與生俱來,政府營造了開放、包容、服務的營商環境。青島提出“學深圳、趕深圳”,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學習深圳的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第六批體悟實訓隊要充分運用平臺思維開展實訓工作,堅持“建平臺”與“用平臺”相結合,在前幾批實訓隊搭建的青深企業家聯誼會等已有平臺基礎上,勇于并善于搭建新的平臺。要充分借鑒深圳提升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推動青深兩地交流合作邁上新高度,用心跑好第六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文/圖/視頻)
責任編輯:劉麗娜